醫生忠告:這種「小中風」別大意,腦梗死風險很高
62歲老王是一名退休公交車司機,患有多年糖尿病,身體肥胖。但他是一位我行我素的老頑童,平時不規律服用降糖藥,也很少監測血糖。得病也改不了他愛吃肥肉的習慣,很少吃蔬菜和水果,也很少運動。3天前吃飯時突然出現頭痛、眩暈,喝水時嘴角漏水,右側手軟拿不住筷子,過了5分鐘又自行緩解了,老王與家人當時沒太在意。
誰知2天前再次發作,這次15分鐘後才緩解,老王這才意識到嚴重性,在家人陪同下立即上醫院。CT檢查顯示,老王的腦部沒有梗塞病灶,但頸動脈狹窄了60%,診斷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
小中風會不會帶來「大麻煩」?
「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叫小中風,其實是中風(腦卒中)的前兆。」廣州市中醫醫院腦病科主任、主任中醫師黃堅紅介紹,小中風同樣會有卒中「大麻煩」——面癱、致死率高、致殘率高。因此,醫生接診到小中風患者,一樣按照救治中風進行處理。
老王發生的短暫性腦缺血,從本質上來說,與缺血性卒中是同一種疾病的不同階段。不及時治療,拖延下去當心惡化成腦梗塞。如果你突發頭暈、無力,一會自行好轉,如此反覆發生小中風,切記儘快上醫院。
怎樣判斷小中風是否引發大中風?
醫生通過專業量表對小中風患者進行風險評估,結果在8分以上,其發展為真中風的幾率高達60%。
黃堅紅表示,發病年齡超過60歲,血壓比較高,肢體癱瘓持續時間達到60分鐘,或罹患糖尿病,一周內小中風發作多次,說明病人是中風高風險。除了積極治療外,平時更要注意預防中風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增大、家族遺傳、高血壓、心臟房顫、糖尿病、肥胖和缺乏運動。
她提醒,每11個高血壓病人當中就有一個中風,因此高血壓要儘早治療,強調平穩降壓。病人千萬別聽信「高血壓不用吃藥」這種謠言,吃藥前後都應該測量血壓。
如何從生活方式預防中風?
1、吃鹽每天不要超過6克。6克的鹽量實際操作起來有難度,但是一日三餐儘量少鹽可以做到的。
2、控制體重。肥胖主要減腰圍(大肚腩),腰圍越長中風的風險越大。
3、吃飯八分飽,要有適度飢餓感,減少膳食脂肪,多食蔬菜水果,五穀雜糧。
4、戒煙限飲酒。煙草有害無益,而飲酒每日不要超過50毫升。
5、堅持運動。日行萬步路,有氧運動的「1357」,每天運動1次,至少連續運動不少於30分鐘,確保每個星期運動5天,運動時心率=170-年齡。
6、避免情緒激動。
黃堅紅強調,生活方式的調節與藥物治療,是防治中風的兩板斧。中風病人預防再次復發,單純靠藥物也不行,必須結合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訊員 高三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