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名人患癌去世,平時該如何面對癌症?

7月12日晚,記者從央視《今日說法》欄目員工處獲悉,央視主持人、製片人肖曉琳因患直腸癌,近日在美國治病期間不幸離世,終年55歲。

由於生活方式越來越西化,我國結直腸癌的發病率每年以4%-5%的速度增加。目前,結直腸癌發病率在我國癌症發病排第3位。在經濟發達的城市,上海、北京、廣州等結直腸癌發病率更是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而且發現的病人90%為中晚期病人,年紀在45歲左右。專家稱,結直腸癌的發病率雖然在增高,如果能夠早期發現,依然能夠得到治癒。

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直腸癌的一些早期症狀,方便大家平時注意~

1、便血

便血是直腸癌的常見症狀之一,在發病初期大約有一半以上的患者會出現便血症狀,不過初期出血量一般比較少,容易被人們忽視。血液一般附於糞便的表面,還可伴有腹痛隱痛感,如何合併感染現象這會出現膿血便。

2、排便習慣的改變

排大多數直腸癌患者大便習慣會發生改變,可出現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稀薄等症狀,還會有排便不暢感、肝門不適感等症狀發生,在排便前可出現肛門下墜感。

3、貧血

當長期慢性失血,超過機體造血的代償功能時,病人即可出現貧血這種,大腸癌的早期症狀。腫瘤阻塞,當腫瘤長至相當體積,或浸潤腸壁肌層時,可引起腸管狹窄,腸腔變小,腸內容通過受阻。

4、大便變形

大便常帶有溝槽或者變細,這是由於大便在腸道內被腫瘤擠壓,導致變形的緣故。大便粗細與腫瘤大小有關。但是,有時候痔瘡也會引起大便變細,這個如何區分?專家表示,痔瘡引起的變細,一般是大便整體均勻變細,而腫瘤引起的大便變細形態上並不均勻,而且常常粘有膿血。

5、腹部腫塊

腹部腫塊多為腫瘤本身引起,當腫瘤侵及腸壁全層後,與鄰近的臟器或腸管粘連,也是形成腹部腫塊的原因之一。

6、腹脹、腹痛

原因是由於腸道功能紊亂,或者腸道梗阻而致。部位多集中在中下腹部,多為隱痛或脹痛,還有漸漸加重的趨勢。

早期直腸癌的診斷已經是疾病已經發生了之後的補救,每個人都希望在疾病來臨前就把它扼殺在萌芽之中。因此,直腸癌的預防就顯得格外重要。預防直腸癌需要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

(1) 積極防治直腸息肉、肛瘺、肛裂、潰瘍性大腸炎及慢性腸道炎症的刺激;對多發性息肉、乳頭狀息肉,一旦診斷明確應早期手術切除,以減少癌變的機會。

(2) 飲食宜多樣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偏食,不挑食,不要長期食用高脂肪、高蛋白飲食,經常吃些含有維生素和纖維素的新鮮蔬菜,可能對預防癌症有重要作用。

(3)積極參加運動。雖然多多運動總是對於健康有好處的,但是對於腸癌的預防,適量運動可是有著直接影響的。通過運動來平衡日常飲食攝入,同時可以幫助腸道進行蠕動,有利於排洩物通過腸道,降低了有害物質在腸道中的積累,直接降低了各種腸癌的發病幾率。

(4)節制酒精。酒精明顯增加癌症發生的機會,如果你同時抽菸,則兩種危險因子會相互疊加,製造更高的危險,尤其是口腔癌與鼻咽癌,婦女患乳腺癌的機會也會增多。

(5)經常體檢。一般人很容易將結腸癌、直腸癌和痔瘡混淆,醫學界常有將結腸癌、直腸癌誤診為痔瘡的案例。雖然絕大多數糞便中帶血是痔瘡引起,但是結腸癌、直腸癌也可能與痔瘡同時存在,其臨床症狀相當多且最易令人混淆及忽略。所以,如能定期接受肛門篩檢,會降低誤診的幾率。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