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餘地,三分自由:為人處世的四種「不可盡」

「福不可受盡,勢不可使盡,語不可說盡,規矩不可行盡」,這是宋代禪門楊岐宗三傳弟子法演禪師傳授給徒眾的處世要訣。

凡事不可做絕,為他人也為自己留一點退路。與人方便,自己方便。

福不可受盡

福不可以受盡,受盡則緣必孤。

好事都讓一個人佔盡了,沒朋友不說,還可能招致不必要的麻煩。

曾國藩教導子弟要「惜福」、「有福不可盡享」。他在家書中說:「餘蒙先人餘蔭,忝居高位,與諸弟及子姪諄諄慎守者,但有二語,曰『有福不可享盡,有勢不可使盡』而已。福不多享,故總以儉字為主,少用僕婢,少花銀錢,自然惜福矣。」

他還精辟地指出:「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無一不與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貴習氣,則難望有成。吾忝為將相,而所有衣服,不值三百金。願爾等常守此儉樸之風,亦惜福之道也。」

極盡富貴,可能樂極生悲,飛來橫禍。懂得惜福,才能細水長流,福壽綿長。

勢不可使盡

勢不可以使盡,使盡則禍必至。

紹聖元年章惇拜相,對元佑大臣瘋狂報複,蘇轍被貶雷州。

雷州知縣幫他租憑太廟齋郎吳國鑑的住宅,海康縣令也派人加以修葺。

章惇聽到消息,命令把蘇轍從官舍中逐出,不許他居住公家的宿舍。

只好租住民房,章惇又污衊蘇轍這是強奪民居,命令地方官嚴密審查,直到拿出租住契約,證明確是租住才肯罷休。

沒想到風水輪流轉,沒過幾年,章惇也被貶謫到雷州,要租房子住,這次大家可不答應了,說:「前蘇公來,為章丞相幾破我家,今不可也。」

善惡終有報,天道好輪回。不信抬頭看,蒼天饒過誰。權勢使盡,災禍不遠。

語不可說盡

話不可以說盡,說盡則人必易。

好話、批評、建議的話都要有所保留。

陳涉起義稱王後,從前一位曾經與他一起僱傭給人家耕田的夥計聽說他做了王,來到陳縣,敲著宮門說:「我要見陳涉。」

守宮門的要把他捆綁起來。經他反複解說,才放開他,但仍不肯為他通報。

等陳王出門時,他攔路呼喊陳涉的名字。陳王聽到了,才召見了他,與他同乘一車回宮。

看見殿堂房屋、帷幕帳簾之後,客人說:「真多啊!陳涉大王的宮殿高大深邃啊!」

這客人在宮中出出進進越來越隨便放肆,常常跟人講陳涉從前的一些舊事。

有人就對陳王說:「您的客人愚昧無知,專門胡說八道,有損於您的威嚴。」

陳王就把來客殺死了。

俗話說,飯可以亂吃,話不可亂說。說話時要考慮給人留臺階,維持人家顏面。信口胡說,只會招來無妄之災。

規矩不可行盡

規矩不可行盡,行盡則事必繁。

商鞅在秦國實行新法,嚴刑峻法,毫不留情。

太子觸犯了新法,不可施刑,就「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師公孫賈。」

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公子虔等人告發商鞅謀反,派人逮捕商君。

商鞅逃到邊境關口,想住旅店。

店主不知道他是商鞅,說:「商君有令,住店的人沒有證件店主要連帶判罪。」

商鞅長長地嘆息說:「唉呀!制定新法的遺害竟然到了這樣的地步!」

最終被秦惠王五馬分屍示眾,誅滅全家。

行事規矩要有,但要懂得融通、容忍,嚴以律已,寬以待人,不要過於刻薄。

無論做人做事,都要留一點餘地。不要像拳頭,統統打出去,就沒有氣力了。

給別人留一點空間,留一些機會,凡事不必盡其在我,給自己留一點實力,才能蓄勢待發。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