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 8 個月大的男娃被媽媽賣給科學家,接下來做的實驗,卻讓他再也沒機會長大....

看到標題你一定會覺得,像這樣荒謬的事情我以為只有電影裡才會出現!

沒想到真實世界真的有這種媽媽啊!

賣給科學家作實驗會發生甚麼事情?我們一起來看看!

▲艾伯特圓滾滾的無邪雙眼,不知道等著他的實驗竟會讓他再也沒機會長大...

好奇,也許是科學的原動力。

然而在此同時;人類那偏執到近乎瘋狂的好奇心,到底會將一個孩子毀滅到什麼程度?

小艾伯特在拍攝照片的當時只有8個月零26天大。

從拍照那天起,他開始收到來自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送來的禮物-垂著著耳朵的小狗用鼻子蹭著他的衣服,

小猴子在他面前沿著繩子跳舞,小灰兔安靜地依偎在他的懷中,還有一隻小白鼠繞著他轉圈。對於一個不滿一歲的孩子來說,這樣的畫面溫馨而又充滿了活力。

他在小動物們的包圍中,好奇地觀察著這個滿是新奇事物的世界,並且伸出了自己的雙手,想要觸碰這些看起來很友好的動物。

一切看上去都很溫馨,直到送禮人約翰.華生教授悄悄躲到小艾伯特背後,用力敲響了事先懸掛在房中的鋼棒。

「咚!」的一聲巨響,將完全沒有心理準備的小艾伯特徹底嚇壞了。

這個還沒有聽過如此嚇人聲響的孩子滿是痛苦的劇烈抽搐著。然而,看著陷入痛苦的小艾伯特,華生教授並沒有放下手中的鋼棒。

他一次又一次、冷酷又精準地敲擊著鋼棒,眼睜睜地看著小艾伯特逐漸從抽搐變成嚎啕大哭,直至哭到近乎昏迷。

華生教授冷靜地敲擊著鋼棒。在他身旁的助手一臉冷漠地記錄下了每一個細節。

是的,對於華生教授和他的助手來說,這只是一個,很簡單且普通的科學實驗而已。

唯一不同的只是這次的實驗對象不再是隻小老鼠,而是個出身不到一年的嬰孩,如此而已。

▲ 他被媽媽低價賣給科學家做實驗 死時只有5歲 ▲

為了讓自己的實驗更加順利,他和助手選定了在大學收養所做保姆的哈麗雅特·萊恩的兒子,在1920年對他進行超過3個月的實驗。

華生認為,乖巧的小艾伯特「穩定且被動」,「實驗對他的傷害應該很小。」而對於單親母親萊恩來說,讓孩子參加這項自己也不太明白的實驗但每天可以換來1美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她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接下來的三個月裡,被這非人的實驗折磨成什麼境界。

只會爬行的小艾伯特成為人類現代實驗史上最年輕的實驗對象。在他11個月零4天的時候,華生開始培養他對於小白鼠的恐懼。

當小艾伯特每次伸手想去摸小白鼠,就會換來華生用力敲擊鋼棒的巨響。

一開始,「孩子嚇了一跳,臉向前趴在坐墊上,但沒有叫喊。」,但在持續的巨響後,他「開始嗚咽」,在第7次白鼠和噪聲一同出現後,他只要看到白鼠就會尖叫。

但華生還在繼續他的實驗,他要實驗這種恐懼是否可以轉移到其他物體上。

隨著實驗進展,小艾伯特開始害怕長絨毛的家兔、對著曾經撫摸過的小狗大叫,他甚至不敢觸碰皮毛大衣、棉花甚至是頭髮。

華生教授成功地用人為的方式,將人造的恐懼深深地刻在了小艾伯特的心裡、腦裡、記憶的最深處。

對於小艾伯特來說,對於皮毛的恐懼,已經超出了心理的範圍。

這是一種條件反射般的恐懼,這是一種真正的、無解的絕望。

我們如今稱為「古典制約」。直到今天,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還會在課堂上看到華生拍攝的實驗影片。

在短短幾分鐘的影片裡,華生趁著小艾伯特不註意,戴上長鬍子的聖誕老人面具,湊到無辜的孩子面前,小艾伯特立即驚恐地睜大眼睛,嚎啕大哭。

▲ 所謂的古典制約指的就是人為設定的反射運動 ▲

但是,還不到一歲的小艾伯特能做到什麼呢?面對這群大人,他只能用哭聲宣洩自己的恐懼,用揮舞的雙手展示出自己的憤怒。

然後,繼續被動地接受著地獄般的折磨。

雖然這項實驗已經過去近100年,但在今天的心理學期刊上,還能看到諸如《尋找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到底經歷了什麼》等文章。

來自美國德克薩斯州的樂團還為他特別製作了一張專輯《獻給小艾伯特的搖籃曲》。

根據2012年年初的調查報告,小艾伯特的真名叫做道格拉斯·梅瑞崔特。

他很可能患有腦積水,調查人員認為,大概是由於他的視力不佳,反應遲鈍,導致他「穩定且被動」,這意味著,他從一開始就不是合適的實驗對象。

小艾伯特於1925年去世。死去時只有5歲。

----------

有沒有覺得很變態,怎會有這樣的媽媽?還低價售出!

小孩是無辜的,為何能夠這樣殘害一條生命呢?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