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生活質量的高低,看他度過閒暇的方式
休閒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在今天,如果一個人不是經常地泡酒吧、茶館或咖啡廳,不是熟門熟路地光顧各種名目的娛樂場所,他基本上可以算是落伍了。還有那些往往設在郊外風景區的度假村,據說服務項目齊全,當然主要是針對男人們而言。為了刺激和滿足休閒的需要,一個遍布全國各地的休閒產業正在興起。
我們的生活曾經十分單調,為謀生而從事的職業性勞動佔據了最大比例,剩下的閒暇時間少得可憐。
那時候有一句流行的話:“不會休息的人就不會工作。”位置擺得很清楚:閒暇時間只是用來休息,而休息又只是為工作服務。
現在,對於相當一部分人群來說,情況已經改變。當閒暇時間足夠長的時候,它的意義就不只是為職業性勞動恢復和積蓄體力或腦力,而是越來越具有了獨立的價值。
我們的生活質量不再僅僅取決於我們怎樣工作,同時也取決於我們怎樣消度閒暇。
“休閒”、“消閒”完全是新的生活概念,表明閒暇本身要求用豐富的內容來充實它,這當然是一大進步。
然而,正因為如此,至少我是不願意把閒暇交給時尚去支配的。
在現有社會條件下,多數人的職業選擇仍然不可避免地帶有一定的強制性,惟有閒暇是能夠自由支配的時間。
閒暇之可貴,就在於我們在其中可以真正做自己的主人,展現自己的個性。
時尚不過是流行的趣味罷了,其實是最沒有個性的。在酒吧的幽暗燭光下沉思,在咖啡廳的溫馨氛圍中約會,也許是很有情調的事情。可是,倘若只是為了情調而無所用心地坐在酒吧和咖啡廳裡,消磨掉一個又一個晝夜,我覺得那種生活實在無聊。
作為一種時尚的休閒,本質上是消費行為。
平時忙於賺錢,緊張而辛苦,現在花錢買放鬆,買快樂,當然無可非議。可是,如果閒暇只是用來放鬆,它便又成了為工作服務的東西,失去了獨立的價值。至於說快樂,我始終認為是有檔次之分的。追求官能的快樂也沒有什麼不好,但如果僅限於此,不知心靈的快樂為何物,檔次就未免太低。在這意義上,消度閒暇的方式的確表明了一個人的精神品級。
休閒的方式應該是各人不同的,如果雷同就一定是出了問題。“休閒”這個概念本身俱有導向性,其實“閒”並非只可用來“休”。清人張潮有言:“能閒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閒。”改用他的話,不妨說,積極的度閒方式是閒自己平時之所忙,從而忙自己平時之所閒。
每一個人的生命都蘊藏著多方面的可能性,任何一種職業在最好的情形下也只是實現了某一些可能性,而壓抑了其餘的可能性。
閒暇便提供了一個機會,可以嘗試去實現其餘的可能性。人是不能絕對地無所事事的,做平時想做而做不了的事,發展自己在職業中發展不了的能力,這本身是莫大的享受。所以,譬如說,一個商人在閒時讀書,一個官員在閒時寫書,在我看來都是極好的休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