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曲張的症狀表現、治療及保健方法
靜脈曲張俗稱「炸筋腿」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很少改變,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其它陰囊精索,腹腔靜脈,胃部食道靜脈等也會發生靜脈曲張。
症狀體徵
1、靜脈血栓形成:部分病人可以在曲張的淺靜脈內形成血栓,表現為局部紅腫痛,硬塊形成,疼痛影響行走。如果不及時治療,血栓有可能向上或通過交通靜脈蔓延到深靜脈,造成深靜脈血栓,有肺栓塞危及生命的風險。長期靜脈曲張的病人靜脈曲張病人靜脈壁薄弱,靜脈壓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組織萎縮,曲張之靜脈凸現於皮下,輕度損傷即會發生潰瘍,且易損傷靜脈壁。
2、出血、潰瘍:小腿曲張靜脈所經過區域的皮膚由於營養不足,是十分脆弱的,輕微外傷,就很容易導致曲張靜脈的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由於出血時沒有疼痛等其它的症狀,患者常常沒有察覺,如果發生在夜間睡覺時,將會導致十分嚴重的後果。
3、靜脈損傷:長期靜脈曲張的病人靜脈曲張病人靜脈壁薄弱,靜脈壓較高,加之局部血供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組織萎縮,曲張之靜脈凸現於皮下,輕度損傷即會發生潰瘍,且易損傷靜脈壁。
4、水腫、皮膚色素沉著:由於靜脈出現返流,患者常呈現晨輕晚重的患肢水腫。而長期的靜脈高壓導致小腿部位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紅細胞滲出後破裂,鐵紅素在皮下沉積,使得皮膚變黑,從點狀到片狀發展。
5、影響腿部美觀:靜脈曲張除了影響腿的美觀外,發病初期,病人多有酸脹不適和疼痛;後期受損靜脈隆起,擴張迂曲,以小腿大隱靜脈行程為重。
6、壞死:這種潰瘍多發生在內踝上部和小腿內側下1/3處。由於組織供血不足,潰瘍周圍組織變薄,皮膚發黑變硬,潰瘍傷口長久不愈,愈後容易復發。
治療方法
1、彈力襪:在醫師的指導下選用專業的。靜脈曲張襪要正確的穿,也應注意休息,30 ~ 60分鐘就休息幾分鐘。
2、姑息治療:適用於懷孕,臨床表現輕微血管突起,老人或一般情況差,不能受手術,患者應適當臥床休息,抬高患肢,避免長期站立,減少活動,由於肌肉收縮產生淺靜脈高血壓。
3、藥物治療:藥物主要適用於:疼痛加重的靜脈曲張患者,臨時控制病情,為減輕疼痛,減輕水腫,疼痛,併發症,如酸風暴。不適合長期使用,患者靜脈瓣膜功能遭到破壞,是不可逆的,藥物無法修復,完全治癒,仍然需要採取手術治療。
靜脈曲張保健方法
1、足浴:用熱水泡腳,特別是用生薑或辣椒煎水洗腳,可較快地擴張人體呼吸道粘膜的毛細血管網,加快血液循環,從而使呼吸道粘膜內血液中的白血球及時地消滅侵襲人體的細菌和病毒,使人體免受感染。經常站立者,易患「下肢靜脈曲張」疾病,而足浴能加快腿部血液循環,使腿部的靜脈血液及時向右心回流,有利於減輕腿部的靜脈瘀血,防治下肢靜脈曲張。另外,臨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還有助於安神去煩,催眠入睡,使睡眠更加深沉和香甜。
2、按摩腳:洗腳後,雙手搓熱,輕揉搓相關部位或穴位,可全腳按摩,也可局部按摩,多摩湧泉穴(足心)或太沖穴(一、二足趾關節後)或太溪穴(內踝高點與跟腱之間凹陷中)。對頭昏、失眠、厭食、面色晦暗、疲勞、高血壓、便秘等有防治作用。
3、高抬貴腳:每天將雙腳翹起2-3次,平或高於心髒,此時腳、腿部血循環旺盛,下肢血液流回肺和心臟的速度加快,得到充分循環,頭部可得到充足而新鮮的血液和氧,同時對腳部穴位、反射區也是一個良性刺激。
4、搓揉腿肚:以雙手掌緊夾一側小腿肚,邊轉動邊搓揉,每側揉動20次左右,然後以同法揉動另一隻腿。此法能增強腿力。
5、扳足:取坐位,兩腿伸直,低頭,身體向前彎,以兩手扳足趾和足踝關節各20-30次,能鍛鍊腳力,防止腿足軟弱無力。
6、扭膝:兩足平行靠攏,屈膝微向下蹲,雙手放在膝蓋上,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先向左轉,後向右轉,各20次左右。可冶下肢乏力、膝關節疼痛。
7、甩腿:一手扶物或扶牆,先向前甩動小腿,使腿尖前向上翹起,然後向後甩動,使腳尖用力向後,腳面繃直,腿亦儘量伸直。在甩腿時,上身正直,兩腿交換各甩數十次。此法可預防半身不遂、下肢萎縮無力及腿麻、小腿抽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