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機車瀑布奇觀,台北橋限定,網友超有感:騎慢會抖…幹,又是紅燈!

▲機車是台灣人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也創造出獨有的奇景「機車瀑布」。

據主計處在今年初的統計,截至二月底,全國機車數高達1,366萬輛,也讓許多來台灣遊玩的外國人、大陸人,看到台灣的「機車瀑布」,都嘖嘖稱奇。

不過到底為什麼台灣的機車可以那麼多?有位大陸媒體工作者馬平就以數字來分析,簡單來說,有3大原因。

首先,在過去經濟起飛時期,剛好與日本輸出機車和相關技術的搭上了邊,導致那時候的人,都習慣騎車,外加汽車在當年,屬於「非富即貴」才能夠擁有的奢侈品,因此機車成為台灣人最愛的交通工具,不僅方便,又便宜。

▲路上會有這樣大量的摩托車,主要是因為在經濟起飛那時剛好與日本輸出機車和相關技術的那個年代,搭上了邊。

該學者認為,第二個原因,就是台灣大眾運輸系統網絡的規劃,以大台北地區為例,捷運公車的網絡已非常密集,但依舊無法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實際以記者為例,家裡到公車站要走五分鐘,再搭四站公車去捷運站,等搭上捷運,到目的地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當然騎車就方便許多,還沒有塞車疑慮,機動性大獲全勝。

▲此外就是大眾運輸雖然已經很方便,但與機車的自主性相比,還是有不小的落差。

最重要的原因是「費用成本」,雖然與國外相比,我國的公共運輸已相對低廉,但機車加滿一次油,花費不到100元就足夠騎一周。

若搭乘大眾工具,公車15元,捷運20元起,一天通勤費至少70元起跳,自然對許多人來說,騎機車更便宜。

與汽車相比,機車在持有成本上低廉不少,也因此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成本還包括購車與養護費用,當今最便宜的汽車都要50多萬起,而機車雖然年年漲價,但依舊控制在五位數字左右,從購入的金額就差距一截,後續包括保養、停車位、稅金的成本,兩者更是差異很大。

因此也有人戲稱,「汽車是奢侈品,機車是民生必需品」。

台灣地狹人稠,開車不見得比機車方便,公共運輸也並未達到真正很合理的狀況。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