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用!加拿大人這樣給孩子零花錢!

        


溫哥華港灣(BCbay.com)專欄作者無憂花開:去一位加拿大朋友家做客,夫妻二人都是專業人士,住著寬敞的house,兩輛不錯的車,還有一兒一女兩條狗,傳說中西方社會的標準中產配置。


但一進門,我就被眼前一幕驚住:主人6歲多的小兒子拿著抹布和清潔劑,趴在花園的露台上用力擦著,額頭上都沁滿了細密的汗珠;9歲大女兒準備去參加學校的游泳比賽,臨出門前用除草機把後花園打理乾淨,還在客廳幫我們所有人泡好咖啡,端上水果,並問我們幾個“老外”:“愛不愛喝喝咖啡?不愛的話還有果汁。”


我不禁驚訝地問女主人:“孩子這麼小就幹活了?”


“對啊,他們在掙自己的零花錢。”女主人笑著回答,她大學畢業後曾經在中國工作7年,因此能說不錯的中文。


過了一會兒,小男孩興高采烈地回到屋裡找媽媽:“媽媽,擦乾淨了,快來檢查。”女主人高興地跟著孩子過去,仔細檢查了露台,指出了不滿意的地方,小男孩立即賣力地“返工”,半晌跟著媽媽進了屋,媽媽從包裡掏出10加元現金遞給他,這是他一周的零花錢,並說:“你真的很棒!”


朋友跟我說,在加拿大,孩子從很小便開始接受“付出才能得到回報”的觀念,很多家庭三四歲的孩子就開始參與家務勞動,洗碗、扔垃圾、打掃洗手間,甚至整理花園和鋤草,以此換取勞動報酬作為自己的零花錢,他們覺得這樣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並讓他們理解“賺錢”的辛苦。


以朋友家為例,日常家中大部分家務都已經被這兩個小姐弟承包,父母則會按周支付他們勞動報酬,姐姐15元,弟弟10元。


但非常值得一提的是,並非孩子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會得到報酬,他家制度特別完善,分為“付費內容”和“非付費內容”——付費的是為所有家庭成員提供服務的,比如:公共區域的衛生、照顧家裡客人、家庭垃圾的處理、清洗汽車等;非付費的工作則完全是自己的事,比如自己臥室的衛生、自己衣服鞋襪的整理、個人用品和事務的處理等……


真是讓我大開眼界!


要知道,此前我腦海中關於西人對金錢的態度,就是有一個花倆的日日光。


        


來自學校的“金錢觀”        


從朋友家回來,我忽然就對老外們教育孩子“金錢觀”的事來了興緻,開始有意無意向身邊人打聽。


侄子今年7歲,暑假後就要讀二年級了,住在高貴林。嫂子跟我說,從孩子5歲讀學前班開始,她就發現學校開始向孩子潛移默化的“輸送”關於錢的概念,起初她也和我一樣驚訝。


侄子就讀的學校每周三早上會出售一次熱燕麥粥,每份0.25加元,老師會提前發郵件通知家長,如果家長同意,就可以在周三上學前,給孩子一枚0.25加元的硬幣,並且讓孩子提前15分鐘到學校,由孩子自己在專門窗口購買,而所有收入則全部用於學校圖書館的建設,這一天被許多孩子稱作“燕麥早晨”,“老師在入學時的家長會上,拿出專門的時間,跟我們解釋了學校這樣一個傳統項目,說是有意設計這樣一個購買活動,目的是讓孩子具備對錢和購物的初步認知。”嫂子說。


進入一年級,學校還會在周五放學後開放一個“食物角”,出售一些諸如玉米餅、水果條之類的小食品,單價都只有1-2加元,因為加拿大公立小學放學很早,通常下午三點前就已經放學,家長如果願意讓孩子多一些課後活動時間,可以晚一點去接,並給孩子留幾個硬幣,讓他們自己去買零食吃。但值得注意的是,“食物角”裡絕對不會出現巧克力、薯片等“垃圾食品”,更不會售賣一切碳酸飲料。


通常孩子身上的零花錢不會很多,老師會時常發郵件提醒低年級學生家長,給孩子隨身攜帶的零花錢不要超過2加元,目的是讓他們逐漸形成良好的金錢觀,學會適度的交易,而不至於被金錢“左右”。


“希希(侄子小名)的同學很多都在家通過幹家務賺零花錢,這個暑假他也要開始了。”嫂子說,她按照老師的要求,周末時只給孩子帶2加元,平日裡學校不賣東西,一般不讓他帶錢,或者只給1加元,但侄子有些不滿意,因為有些同學手裡的硬幣總是比他多,所以他自己主動要求開始參與家務勞動。


        


教孩子學會理財才是王道        


知悉這些,不禁感慨,加拿大社會對於兒童金錢觀的考慮確實比我們華人更為周全。但我在和家人朋友探討之後,也覺得並非沒有弊端——讓孩子通過幹家務或者完成家長某些要求來獲取零花錢,是否容易讓孩子覺得做事情就是為了得到報酬,從而功利心越來越強烈呢?


但同樣,在華人的傳統習慣裡,我們總是習慣無條件或者很低條件給孩子充足的零花錢,但這樣也同樣會讓孩子缺乏金錢觀念,形成不勞而獲的生活習慣。


對於這樣的疑慮,在兒子幼兒園家庭日的活動上,我和他的老師進行了交流,而事實上兒子年齡尚小,他就讀的幼兒園尚未開始金錢觀、理財觀的啟蒙,但老師依舊對這方面觀念很有心得,她們認為孩子的金錢觀在5歲左右進行培養比較好,但有幾方面值得重視:


        


首先,零花錢應該給多少?        


給孩子多少零花錢,這真的是一個大問題,給多了容易讓他大手大腳,給少了又會讓他覺得在小夥伴面前沒有面子。這個數字到底應該是多少,家長應該先算一下孩子平均每天大約需要花多少零用錢,然後根據這個平均值去決定,起初可以稍微少給點,視孩子掌握情況再逐步增加,但總體不能超太多,可以和其他家長相互交流,控制在大體相當的水平。


其次,零花錢應該怎樣支付?        


可以按次支付,也可以定時支付。5歲以後的孩子,基本能夠理解大人的話,因此父母在支付零花錢時,不要避諱和孩子談及家裡經濟狀況,而應學會開誠布公,用淺顯的語言告訴孩子,家裡每月用於日常生活的大致開支是多少,由此決定支付給他多少零花錢,培養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對於學齡左右的孩子,父母最初可以採取按天支付的方式,方便他們管理,免得形成預支消費習慣,隨著年齡增長,再調整成按周或者雙周支付方式。


        


再次,怎樣去花錢?        


既然零花錢是給孩子的,那家長就不要過多干預,而應由孩子全權負責。但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家長還是應該給些指導,教他們學會和分配,例如60%用於日常消費,30%用於儲蓄,剩下10%可以拿來做公益等。當孩子已經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家長應該及時退出,放手讓他們自己理財。


最後,學會對消費行為負責。        


這單很重要,孩子年齡小,意志力差,很容易因為過度消費的情況,或許在周一晚上就已經花光了整周的零用錢,此時父母不要急躁,要知道這是挺正常的一個情況,但一定切記,不要輕易幫助他們渡過難關,要讓他們“吃一塹,長一智”,深深懂得過度消費所帶來的嚴重後果,他們才能學會對自己的消費行為負責。


無憂花開:天津妞兒,愛碼字,愛攝影,愛烘焙,愛旅行,愛販賣生活一切美好。當下,只願在溫哥華的濕潤空氣裡,做一個有趣有料的寶媽。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