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裔女子用20張圖片表達中西差異,太有才了
(圖文綜合自網路)
華裔設計師劉揚曾經在2007年出版了《東西相遇》一書,引起巨大反響。
該書用簡潔的筆畫,用簡單明了的圖畫向讀者表現了德中兩個社會的細節,比如兩國家庭對待孩子的態度,人們旅遊的方式,雙方的審美觀等等。
大部分都是人們的日常經歷,讓德中讀者們都能引起共鳴。
這是一套關於文化對比的作品,共24張圖片,紅色代表亞洲,藍色代表德國。本文選取了其中20張。
人際關係
生活方式
對於守時
關於一個意見
對待憤怒
對於排隊
關於自我
周末街景
關於聚會
外出旅遊
餐廳中
美麗標準
一日三餐
面對問題
沐浴時間
老年人生活
領導
交通工具
對待陽光
對待孩子
中西飲食歸屬及性質的差異
飲食觀念的不同,使西方飲食傾向科學、理性,中國飲食傾向於藝術、感性。在飲食不發達的時代,這兩種傾向都只有一個目的度命充飢。而到了飲食文化充分發展之後,這種不同的傾向就表現在目的上了﹕前者發展為在營養學上的考慮,後者則表現為對味道的講究。
烹調出自飲食,飲食原來是一個旨在維持生命的營養,因此,西方飲食的著重點僅僅是原始飲食實用性的延伸。中國飲食對味的偏重,就把飲食推向藝術的領域。孟子說﹕“口之於味有同嗜焉”,這一“嗜”字,就點出營養發展到藝術的關鍵,而這嗜正是來自味了。在中國,吃,遠不是為了飽,為了營養,有時吃飽了,還要吃,這是超負荷的飲食。何故﹖說好聽點,是欣賞烹調的藝術﹔說不好聽點,是不勝其“味美”的誘惑,是在盡情進行味覺享受。這在西方理性飲食觀看來,不僅是浪費,而且危害人體。其實,中醫也反對暴飲暴食,主張“飲食有節”﹔但中醫的辯證法又告訴人們,偶爾的“超負荷”,只要吃得舒服,也可以吸收、儲存。氣功師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精神飽滿,雖體重下降,而對人體無損,便是對這種儲存的消耗。中醫還主張冬天加強營養,也是為了儲存以保來年的精力旺盛。中國人的這種觀點比西方一味反對超負荷飲食的主張更為辯證,更接近於科學的真理,且已受到數千年中醫實踐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