奴才甘願為你剷屎一輩子!這些年我與阿喵之間的故事
Karen去年剛搬到深圳工作,安定下來後養了一隻英國短毛貓。以前Karen常幫朋友照顧貓,也去流浪動物中心當誌願者。但之所以一直沒主動養貓,她的擔憂是自己的心態狀態還不夠踏實,工作說辭就辭,旅行說走就走,無法對一個生命真正負責。
到了新城市,有了更有成就感的新工作,Karen的收入和內心狀態都比以前更穩定,決定養一隻真正屬於自己的貓。“似乎是時候翻開人生更靠譜的一頁了。”
Karen本以為自己會領養一隻流浪貓,但輾轉了很多家機構都沒遇到心儀的,找貓這件事還是要看緣分。於是她開始在網上搜索自己喜歡的圓臉英國短毛貓資源,靠運氣碰到合適的流浪貓不知要等到什麼時候,也許買一隻合眼緣的比較快。“真是等不了了,那會就是特別特別特別想養一隻貓。”
她開始進行理性量化分析,在微博上關注了幾十家賣英國短毛貓的貓舍,加了一堆微信詢價,搞明白了正規貓舍、後院貓舍、貓販子、寵物店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對各家貓舍各自特點,包括貓的血統、獎項、價位、繁育計劃如數家珍,看一隻貓時從隻看臉上升到了看它爸是誰、它媽是誰、祖上得過什麼獎的程度。為了統計這些信息,Karen甚至做了一張包括幾百個條目的Excel大表格。
但在微博上看到”包子“照片的一剎那,Karen就徹底淪陷了,瞬間覺得“說什麼都不好使了,不管了,就要它”,即使這隻貓來自她之前沒聽說過的一家貓舍。
▲那張讓Karen淪陷的“包子”照片
所有的理性分析都敗給了最後感性的心動。她以7000元的價格拿下了“包子”,賣家從長沙把貓空運到深圳。比起英國短毛貓動輒上萬的價格來說,Karen覺得這個價格還是低於自己預料的。
從機場把“包子”接回家時,Karen很忐忑,怕它在飛機上被嚇著了,怕它不喜歡自己,怕到了新環境不習慣。結果剛到家第一天,“包子”就和她親暱起來,主動舔了舔她的手,蹭過來撒嬌。沒過幾天,Karen的朋友圈裡就都是“包子”的美照了,朋友們甚至讓她單獨為“包子”開一個社交賬號。
今年過年回家,Karen因為養貓的事和親戚大吵了一架。至今仍然單身的她,一說起養貓的事就被長輩們教育,“現在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找男朋友,養什麼貓!”在他們眼裡,養貓就是負擔,把本該用來談戀愛的時間用來照顧動物了。
“養貓和男朋友是相互獨立的,怎麼會影響呢?”她反駁。
“那比如你遇到一個男朋友,和你哪哪都合適,但就是不喜歡貓,你最後不得把貓送走?多麻煩?”親戚們繼續質問。
Karen覺得很氣憤,如果一個男生都不能接受自己養貓,怎麼能叫“哪哪都合適”?
那叫不合適。
Karen覺得很氣憤,如果一個男生都不能接受自己養貓,怎麼能叫“哪哪都合適”?
那叫不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