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多高必須吃藥?看英國高血壓協會怎麼說
在電影或電視劇裡,總有老人因兒女"不孝順"而動氣的橋段,要不用手捂著胸口坐下來,要不就緊緊閉目手按太陽穴。此時,身邊的人紛紛上前去噓寒問暖、端茶倒水,順帶不忘數落一番「不孝子」……
劇情往往源於生活,高血壓的攻勢正在向中老年人全線展開!
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測算,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病患病率約為25.2%,患病人數已經2.7億。
通常病了得吃藥,但吃高血壓藥往往時間長、需調節,很多人覺得麻煩,能不吃就不吃。那麼,血壓飆到多高才必須吃藥呢?
-
富有爭議的話題
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病具有「三高三低」的特點,即患病率高、增長速度高、危害程度高,同時知曉率底、治療率底、控制率底。
高血壓病之所以如此肆虐,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在發病初期它沒有任何症狀,如果不定期體檢,很多朋友甚至根本意識不到其存在。
隨著病情遷延,增高的血壓將會損害大腦、腎臟、眼睛的供血血管,造成腦梗死、腦出血、腎功能不全、視力下降甚至失明等急症,長期的血壓增高,也將大幅度增加心臟的泵血負擔,引起心肌肥厚、缺血甚至心力衰竭的發生。
高血壓病雖然作惡多端,但大多數情況下它的進展十分緩慢。藥物一吃起來,也必須長年累月甚至終身服用,方能控制血壓。除了藥物,少鹽、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善也確實能夠起到一定作用。
大家都知道,藥可不能亂吃,但疾病面前也不能不吃,所以問題就來了——血壓多高才須要吃藥?
誠然,這是一個富有爭議的話題。但有一點十分重要的原則是,無論是否需要服用藥物,降壓絕對是有益的舉措。
因此即便不吃藥,也必須從改善生活習慣入手。話不多言,趕緊來看看英國高血壓協會怎麼說吧。
-
步驟一:正確量血壓
毋庸置疑,正確的評估首先要建立在正確測量的基礎上。關於如何正確量血壓的做法,請參考本號舊帖:如何正確的測量血壓。
在這裡,我們還要提醒您幾個測量血壓的注意要點:
第一, 儘量使用水銀血壓計。
第二,被測量者,測量前需要平靜地休息5~10分鐘,切忌不能坐下來說量就量。
第三,聽診器的終端不能塞在氣袖下,應使氣袖下緣距離肘橫紋2~3手指寬,將聽診器的末端放在肘橫紋上方內側動脈波動最明顯的地方(放置前可以先指按壓感覺一下)。
第四, 測量完畢後應再次休息數分鐘,後重複測量取平均值,且宜在非同日同一個時間段多次測量。
根據測量結果,英國高血壓協會對於服藥的血壓指標是這樣劃分的:
★ 若您的血壓小於140/90mmHg,則無須服用藥物,但要注意生活方式的改善。
具體的改善措施有:戒煙,低脂、低鹽飲食,減少飲酒,增加鍛鍊,保持正常體重。
★ 若您的血壓大於180/110mmHg,則須要立刻諮詢專科醫生,採取藥物手段降壓治療。
★ 倘若您的血壓處在140/90mmHg至180/110mmHg之間,則需要進一步進行動態血壓監測(ABPM),獲得24小時內的平均動脈壓。
若測得24小時內的平均動脈壓大於150/95mmHg,則需要諮詢專科醫生採用藥物降壓。
-
步驟二:評估危險因素
如果動態血壓監測結果小於150/95mmHg的朋友怎麼辦呢?且聽繼續分解。
既然高血壓的最大危害在於心、腦、腎、眼等靶器官的損害,且其損害速度和程度與年齡、性別、血脂、血糖、血壓水平等危險因素密切相關。這麼說來,在體檢中評估這些危險因素就顯得非常重要了。
就具體的檢測項目來說,要包括血脂、血糖、心電圖、尿常規、血液電解質、眼底鏡檢查。
若您在步驟一中,測得24小時內的平均動脈壓小於135/85mmHg,同時心電圖(心室肥厚)、眼底鏡檢查(眼底血管銅線症、壓跡、出血甚至視乳頭水腫)、尿常規(蛋白尿、血尿)並未提示靶器官損害,則無需服用藥物,僅如上所述改善生活方式即可。若存在靶器官損害,則需要諮詢專科醫生,採取藥物手段降壓。
若您在步驟一中,測得24小時內的平均動脈壓處於135/85mmHg ~150/95mmHg之間,則需要參考血糖(糖尿病)、血脂(血清總膽固醇與高密度脂蛋白的比值)的情況了。
根據您的年齡性別,請參考下表評估未來10年內心血管病的風險值(見文末附圖1、2)。如果患病風險大於20%,或存在上述靶器官損害,則需藥物降壓;否則,改善生活方式即可。
說了這麼多,您都要被繞暈了吧,趕緊來看這幅圖吧!
-
血壓多高才須吃藥,您明確了嗎?
附圖1,2,未來10年內心血管病的風險評估圖: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