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華人都應該知道 - 歷數華人在東南亞建立的國家

梁啓超先生撰述的《中國殖民八大偉人傳》一書問世之後,人們開始對明清之際流入南洋的華人世界有了比較清楚的一些認識,蘭芳共和國及其創建者羅芳伯更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蘭芳共和國當然是無數下南洋的華人的驕傲,其实东南亚建立的华人国家不仅是“兰芳共和国”一个,还有其他几个国家:

吞武里王朝

广东汕头人郑信,在暹罗称皇帝,建立吞武里王朝,统一泰国和缅甸王国,立国百余年。吞武里王朝(1769年 - 1782年)是泰國歷史上的一個王朝。其建立者是中泰混血兒達信(中文名鄭信)。

郑信,生于泰国阿瑜陀耶城,是在泰国建立吞武里王朝的华裔,也是是历史上第一个在海外当皇帝的华人,被梁启超誉为“中国四大殖民伟人”之一。

1767年,緬甸侵略暹羅,滅大城王朝。鄭信在東南沿海一帶組織了一支軍隊,反抗緬甸的統治。不久,清缅战争爆发,缅甸在大城的大部分驻军被迫回国抵抗清军,郑信趁机收復了大城。然而,大城因戰爭殘破不堪,鄭信沒有將都城定在那裡,而是建立在了吞武里。鄭信在位期間消滅了各地割據勢力,又擊退緬甸的再次進攻,收復了清邁等地。他還征服了兰纳、万象、瑯勃拉邦、占巴塞,并同越南的阮主争夺真腊(今柬埔寨)。此外,泰国的教育和宗教学习得到了推进,并积极同中国、英国与荷兰展开贸易活动。1782年,達信被通鑾·却克里所弒,一說是達信在政變中被殺,却克里援救不及。却克里即位後,成立却克里王朝,自稱拉瑪一世,遷都拉達那哥欣島,史稱曼谷王朝,吞武里王朝亦因此結束其短短十三年的統治。

吞武里王朝遗址

吞武里王朝文物

马来吴氏王国

曾经存在于马来半岛中部的一个华人世袭制君主政权。该政权是由福建漳州人吴让于1775年建立的,因为该政权没有特定的国号,其统治者姓吴氏,所以称之为马来吴氏王国。其统治中心在宋卡(泰语:Songkhla),1904年被英国灭亡。马来吴氏王国从1775年建立到1904年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共存在了129年,是南洋华人政权中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

吴阳(1717—1784),又名吴让,字士侃,马来吴氏王国的建立者。原为福建漳州府海澄县山塘乡西兴村人。

振兴通宝

吴氏不仅统治着宋卡,还统治着今泰国北大年(Pattani)、陶公(Narathiwat)、也拉(Yala)等三府,以及马来西亚吉兰丹(马来语:Kelantan)、丁加奴(Terengganu)、吉打(Kedah)、玻璃市(马来语:Perlis)等四州,也均受节制。实际上吴氏统治着马来半岛的中部地区。

1791年,吴文辉复以御缅有功,被晋升为公爵。此后,宋卡城主由吴氏世袭八代,直到1904年,吴氏在马来半岛中部的统治才结束。宋卡城主曾经发行“振兴通宝”和“宋城通宝”。振兴通宝有无纪年和纪年为1879年、1880年、1881年等各种版式。宋卡城主吴氏发行的“宋城通宝”和“振兴通宝”,带有鲜明的中华文化传统烙印。宋卡城主吴氏发行制钱,无疑是行政权力的象征。

从宋卡吴氏发行的货币“宋城通宝”和“振兴通宝”可以看出宋卡吴氏王国表面上是暹罗(今泰国)的藩属,实则为一个割据的王国。第四代吴志生在位时修建的庙宇中有“永奠宋邦”的字样,从“宋城”、“宋邦”可以看出宋卡吴氏国主有倾向于以“宋”为其国号。宋卡统治着马来半岛中部,有自己的军队,在政治上有其自主性,在财政上发行自己的货币,实际上已经有很多的独立性,明为暹罗一藩,实则一国。

1904年,宋卡沦为英国的殖民地,马来吴氏王国最终灭亡。

戴燕王国

广东省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戴燕王国,自任国王,王位世袭,立国百余年。于19世纪亡于荷兰;戴燕王国是广东人吴元盛在婆罗洲北部建立的一个王国,王位世袭,存在时间是18世纪中后期至19世纪中叶,历4代国王70余年。于19世纪中期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戴燕王国的第一代国王为吴元盛,原为广东嘉应州梅县人,清朝乾隆中后期因为谋划发动起义事泄而逃亡到东南亚的婆罗岛,18世纪中期在当地创建了很有影响力的聚胜公司,成为首领。后来,其下属罗芳伯的威望逐渐超过了他,罗芳伯取代了吴元盛的首领地位,成立了兰芳公司,吴元盛成为罗芳伯的下属。1777年,罗芳伯在婆罗洲建立了兰芳共和国,吴元盛是罗芳伯的手下部将,被派驻守在坤甸河北部的戴燕王国(Tayau)。当时,戴燕国王很残暴,人民都怨恨他,1783年,吴元盛杀死了戴燕国王,吴元盛杀死国王后,人民都很感激他、敬佩他,因而被人民拥戴为戴燕国国王。后来,吴元盛逝世后,其子年幼,由其妻袭位为女王,清代旅行家、航海家谢清高出海游历南洋时(1783—1797年间),戴燕女王还在位。此后戴燕国王位由吴氏世袭四代,直到19世纪中叶,戴燕王国才沦为荷兰的殖民地而灭亡。谢清高在《海录》一书中对戴燕王国进行了记载:戴燕在昆甸南,由昆甸南河溯流而上,约七八日,至双文肚,即戴燕境。又行数日,至国都。乾隆未,粤人吴元盛刺杀番酋,国人奉以为主。元盛死,子幼,妻袭其位,至今犹存。

明朝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立国

明朝末年,广东省潮州人张杰绪,在安波那岛(纳土纳岛)建立没有特定名号的王国,自任国王。19世纪张杰绪逝世,内部发生纷争,王国瓦解。南中国海的纳土纳群岛(Kepulauan Natuna,也有安波那岛等其它几个称呼)印度尼西亚北部岛群,属印尼廖内群岛省。位于马来半岛和加里曼丹岛之间。由主岛大纳土纳岛(Natuna Besar)和其他许多小岛,共由127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2110平方公里,上世纪80年代末人口约1.5 万,当时华人占八成以上,据新加坡媒体过去的报导,这一群岛上的华人一直希望独立建国,但被印尼弹压。纳土纳群岛海拔不高,全年高温、雨量多、富热带森林。纳土纳群岛一些比较早的华人家谱记载:清兵入关后消灭了南方的南明政权,在广东沿海岛屿上坚持抗清的几百残兵和几百家不服满清统治的渔民逃到了南洋的一个小群岛上——荷兰人后来命名的纳士纳群岛!纳吐纳群岛在当时不过是一块蛮荒之地,华人来到这片土地上劈荆斩棘,将它开拓建设成一方乐土,纳吐纳群岛成为华人的一个独立的土邦。

飞龙国

據梁啓超《中國殖民偉人傳》記載,飛龍國的締造者是明朝的叛軍首領張璉(广东饶平人);张琏,“飞龙”国开国君主。

張璉是饒平客家人,在嘉靖三十六年起兵反明,「等貴賤、均貧富」,到嘉靖三十九年時,發展出一支十萬餘人的軍隊。

張璉本人,就在該年建立「飛龍國」,自稱是「飛龍主人」,年號「造歷」。

明朝嘉靖年间饶平人,汉族,生年不祥,亡于1563年。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因不满朝政腐败,杀死族长,投奔大埔郑八、萧晚义军。郑八死后,被推为首领。后因起义失败,遂率余部由云霄河引航出海,联合海上武装力量,继续对抗明朝政府。以后辗转南下,夺占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自立为国王,占有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垦殖为渔,称番舶长,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均依附他。

三佛齐地理位置

飞龙国建立在三佛齐岛(今苏门答腊),现今的旧港、柔佛、马六甲等地都归属于该国,这个国家是由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省饶平客家人张琏创立,据说当时的漳州人和泉州人及海外华裔移民都要依附他,足可见其影响力!

飛龍國滅亡後,一部分華人華僑逃向東方的婆羅洲,加入蘭芳公司。

這個公司類似於東印度公司,是廣東人在東南亞建立的集貿易、政治、戰爭為一體的中國殖民公司。後來發展為蘭芳共和國,是另外一個華人國家,也是亞洲的第一個共和國。飛龍國的一些遺民,就在這個共和國內繼續生存下去。

后人为纪念这位在海外创造辉煌的客家人特地在老家饶平建立了个【飞龙庙】,以彰显张琏的丰功伟绩。

爪哇顺塔国

爪哇顺塔国王某(广东潮州人);南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将张世杰兵败崖山,左丞相陆秀夫(江苏盐城人)负幼帝蹈海而亡;其幼子陆自立(号复宋)和其他南宋遗民乘番舶外逃至南洋爪哇岛。陆自立被推举为首领,自立为国。

婆罗皇帝何显达(广东汕头人)

以上华人国家均于19世纪亡于西方殖民者对东南亚的侵略狂潮中。他们的势力范围几乎遍布东南亚,如果能够继续存在,没被西方殖民者灭掉,那么现在的东南亚几乎将全由华人当家做主。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