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綱去中國化 段心儀嘆:教國文要先上歷史

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中評社 梁雅雯攝)

  中評社台北6月30日電(記者梁雅雯)12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曝光,中國史將放在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必修學分減少。對此,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段心儀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現在高中生歷史概念不如20年前國中生,先備歷史知識嚴重不足,教國文還要先上歷史,才能讓學生了解文章的核心精神和時代意涵。

  段心儀,現任中華語文教育促進協會理事長、文化中國論壇執行長、北一女中國文教師,曾任余光中散文獎負責人、部編本中華文化基本教材編輯委員和編審委員等。段心儀接受中評社專訪談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十二年國教社會領域課程綱要草案,是以漢人為主軸的史觀,必修從8學分減為6學分、將大減資料性內容,歷史科略古詳今,重點放在台灣最近五百年脈絡,中國史將放在東亞歷史脈絡中討論。  段心儀指出,現在國文教學現場上任何一課,都必須把時代背景先做建立,因為學生對於這些人在寫這些作品的背景不清楚,不容易了解這篇作品核心精神在哪,包括個人身世,所處時代背景,才會看到他在這篇文章所呈現的核心精神。  

段心儀舉例,比如談到曹丕的典論論文,學生不知道曹丕的父親原來是曹操,弟弟是曹植,是當年三國時代魏朝的開國君王,也不知道魏繼承了三國亂世,銜接後來的晉朝,更不會知道典論論文有什麼跨時代的意義,也沒辦法去了解在亂世中,三朝父子本身有才、愛才及對文士的尊重,才形成這些文人在魏的活動空間,相對於晉朝後文人緘默,竹林七賢出現,代表亂世中文人風範。  

段心儀說,看到教學現場的情況讓她很憂心,現在把中國史拿掉,可以預見,學生對中國歷史會是完全混淆,老師該怎麼教書?如果歷史時數減少,很多東西不能說這麼多,應把台灣納入亞州、納入中國去談,而不是獨立談,否則學生很可能會覺得,中國是亞州的一塊,台灣是一個海島,和亞州大陸沒關聯。  

談及台灣課綱變化,段心儀說,過去歷史課標以漢文化為中心,先講中國史,隋朝會帶一點台灣,明朝鄭成功來台,台灣歷史和中國史是一脈相承。在95年高中課綱出現轉折變化,當時陳水扁任用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主張的史觀是同心圓,讓孩子先認識離自己近的再往外擴散,因此先有台灣史才有中國史。  

小學課本部分,在九年一貫後就沒歷史、地理、公民之分,全部都稱為社會領域,所以小學社會課本裡,歷史課本沒有中國史,因為同心圓是以台灣為主,到國中就必須進入中國史,因此,國一是台灣史,接下來出現中國史,是在社會裡面有兩個單元的中國史。  

段心儀指出,國中用2個單元交代全部的中國史,第一個單元是,把中國上下5千年的文化,從夏商周三代一直到順清時代,就是清初三帝康熙、雍正、乾隆那段時間,在1個單元裡全講完,第2個單元是清朝到民國再到中華人民共和國,可以看到它的初略。  段心儀認為,95課綱在高中課綱先上台灣史,高一上是學台灣史,高一下是學中國史,高中課綱覺得這很平衡,一個學期中國史一個學期台灣史,表示雙方都不偏廢,但這種平衡事實上是很不平衡,因為台灣史事實上是鄭成功來台,才開始明確出現史料。  

在鄭成功來台前,多數史料是傳說或考古後資料,素材少的台灣史和5千年的中國史相較就是不均衡。若再往前追溯前面的九年一貫,小學沒有中國史,國中2個單元,到高中才有一個學期的中國史,那種不平衡更是明顯。  

高中一冊中國史用四個單元處理,當中都跨時代,單一個單元就包括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因此,高中學的史料還是非常粗略,形成一個結果,在高中國文教學現場看到學生對中國歷史是非常不熟悉的,不熟悉的程度,比起當年國中時代還差,在大主題沒辦法做綜合比較。  

段心儀說,站在學科立場來談,如果今天高中從8學分變成6學分,很清楚看到歷史的時數是減少,既然在小學生已經上過2個學期台灣歷史,國中又上2個學期的台灣歷史,台灣歷史素材本來就比較少,經過這樣的上課,學生對台灣史是熟悉的。相較之下,很多學生會覺得高中的台灣史不需要上這麼多。  

段心儀表示,台灣就算是蓬萊仙島,難道能遺世而獨立嗎?台灣青年極大優勢,是會中文,熟悉中國歷史、熟悉中國文化,在現在大陸快速發展階段,台灣青年很有機會參與的。但如果今天的思考是和大陸沒有關係,甚至是敵對,寧願當鴕鳥埋在自己的小確幸中,未來不知道還會不會有第二次機會。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