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孩寫信控訴:媽媽,憑什麼你能玩手機?!(看完沉默了)
女孩的媽媽把信發在朋友圈裡,引發不少共鳴。事件報導後,不少網友感慨:“認真讀了,瞬間有種淚水上湧的感覺。”
是的,父母平時當著孩子麵玩手機,容易造成孩子感覺被忽視,對孩子的成長不利。
▼下圖為女孩寫給媽媽的信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這一點從你有孩子的那一天起就要有這個思想準備,就要去想:我將來怎麼做好孩子的老師。
如果這個老師的工作你做得不合格,或者你根本沒有去當這個老師,這該是你一輩子的遺憾。相反,如果從一開始你就很重視,最後你會發現自己收穫的會比你想像的還要多。
家庭教育對孩子來說很重要
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所謂每個人的身上都帶著原生家庭的影子就是這個道理。
但是教育的影響是有有效期的,過了這個有效期,效果不明顯,或者根本無效果可言。家長對孩子的有效期是指從孩子出生,一直到18歲。18歲之後,孩子基本上就成了獨立的個體。18年的時間並不長,值得家長們更加珍惜。
做父母親的機會是如此難得的一個人生體驗。孩子生下來以後,父母若因為工作或別的原因,不去管孩子或把孩子交給別人,這注定會成為父母一生的遺憾。在我看來,人一生當中是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成為父母,因為做父母的這種體驗比其他事情都更有意義、更有價值、也更值得我們去嘗試。
我相信每一個家長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培養好,也都希望自己是一個合格的、優秀的家長。但在現實生活中,卻有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出現。比如,孩子不聽話時,家長會感到生氣或失望,有時甚至絕望。其實這樣的事情的出現一定存在其根源,而且這個根源可能一時半會不會意識到。
我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終身的老師以及最最重要的陪伴者和支持者,在保駕護航中一定要抓住幾個關鍵詞——“五個不要”。
1、不要冷漠
孩子剛出生時我們都不會冷漠,那個時候你會狂喜、驚喜,然後想寸步不離,對孩子呵護備至。然而時間久了以後你可能會開始煩他。緊接著,隨著你工作任務的繁忙及其他事情的紛擾,孩子就會被你放在一邊,你開始不再去管他。就這樣,在無形之中你慢慢地變得冷漠。冷漠對孩子有極大的的殺傷力,被冷漠對待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如性格問題,自閉、抑鬱……總而言之,冷漠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大敵。
從一開始我就對自己的孩子呵護備至,結果是我對他傾注越多,我就越願意去關注他。如果我不關注他,那我可能很快就找不到感覺。這種感受是個循環,是良性循環還是惡性循環,導致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身為家長,一定要多多關心孩子,當然,也要把握好分寸,關心太多也不合適,就像我們養花,澆水太多會把花淹死。
2、不要苛刻
苛刻,是一個魔鬼。
中國家長總是習慣拿“別人家孩子”的標準來要求自己的孩子,其實這是最傷孩子自尊心的。你要相信,你的孩子,是獨一無二的,他就是他,他就是你的孩子。家長要學會去欣賞、鼓勵、引導自己的孩子,這樣即使孩子沒有考上名牌大學,或一生也沒有特別大的成就,他也依然會是一個快樂、幸福、健康的人,這樣就很好,不是嗎?
如果我們能助力孩子成長,幫助孩子走到一個很高的位置上,固然很好,但如果他就是一個很正常的普通人,就不要苛刻或渴求太多。求仁得仁,還有何憾?
3、不要指責
指責充滿了負能量。無論是夫妻的互相指責,對老人的指責,對孩子的指責,包括對學校的指責,這些都是對孩子成長不利的。無論在哪,跟誰在一起,家長要盡量做到少指責,多說好話,尤其是跟孩子在一起時。
不要讓孩子沉浸在負面的情緒裡。例如,若夫妻兩人意見不統一時,要學會背著孩子好好協商,不要當著孩子的面吵嘴,互相否定,長期以往,孩子的心理狀態會受到嚴重影響。
4、不要抱怨
不可否認,生活本身很不容易,帶孩子很辛苦,工作也很辛苦,自然抱怨就成了大部分人脫口而出的習慣。但作為家長一定要記住,在孩子麵前少抱怨很重要也很關鍵。因為你抱怨得多了孩子也會跟著抱怨,一旦孩子開始抱怨,他做事情的動力就會大打折扣。
5、不要逃避
尤其是指孩子出現失誤、遇到挫折或者遭遇失敗的時候。其次就是家裡有老人幫忙,或有條件請保姆時,家長會選擇逃避。
這種逃避,相當於把包袱甩出去,甚至還有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以此來逃避當家長的責任和義務。如此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極其錯誤的。送孩子上學理所當然,但一定還得記住你肩上的擔子是沒有卸下來的,不要逃避。
總之一句話,媽媽爸爸們工作再忙也要陪伴孩子,陪孩子就是跟隨他再經歷一次童年,完成一次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