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必讀:孩子做作業不專心 都是父母給催出來的
您是不是常常覺得自家的孩子專注力不夠?做個作業總是東張西望,心不在焉;上課聽講,總是開小差,課堂效果一點也不好……
專注力是家長們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非常重點去培養的一種習慣,一些家長甚至可能帶孩子參加了相關培訓班。殊不知一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往往就會讓這些努力付之東流。
您的哪些行為會破壞孩子的專注力呢?您又該怎麼做呢?下面這些小貼士您可不能不看!
帶孩子出遊就不要催促
家長帶孩子出遊,請不要打擾他們的興致,更不要催促他們,一定要讓孩子盡興地玩,並且不要施加過多的約束。不要小看這些,與其說是讓孩子玩得更盡興,不如說這也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一個好機會。「盡興地玩=專注地玩」。
玩具玩法無正確與錯誤
同一件玩具的玩法有千萬種,沒有正確與錯誤之分,不一定非要按照說明書去教孩子玩。而有些家長在孩子鑽研玩具如何玩時,認為自己是好心,不斷地告訴孩子應該怎樣玩、怎樣玩就是錯誤的,殊不知這些家長恰恰是在打斷孩子專注力地幫倒忙。
不需要幫忙時別幫倒忙
孩子在專心地琢磨著如何打開瓶蓋,這時一旁的家長看不過去了,說了句「我來幫你吧」。這位自以為是的家長真是在幫孩子的倒忙,如此的「好心」,不但不會讓孩子真正學會如何打開瓶蓋(缺少自己的動手與鑽研),而且還會打斷孩子的專注力。
親子閱讀減少外界干擾
見過很多朋友和孩子一起親子閱讀時,都會出現這樣的情形,趁孩子翻書頁或找書之時,自己爭分奪妙地看一眼手機信息,或者接打一個電話。這不但打斷了自己的注意力,而且破壞了孩子的專注力。
給孩子講故事或讀書的時候,最好將手機放去另一個屋,而且關靜音,如果有信息或電話,可以結束後再回復或處理,沒有什麼一定要立馬解決的問題吧?
別打斷孩子的自言自語
想必很多的同齡孩子都在自己看書時有這麼一種習慣,就是邊看書邊自言自語。雖說都是爸爸媽媽聽不明白的火星語,但小朋友們還是說得頭頭是道。一般這種情況,有些家長則會說,「你這是說的什麼啊?我怎麼什麼也聽不懂啊?」或者在旁邊嘲笑一番,「什麼都不懂,嘴裡還念叨個不停」。這也是破壞孩子專注力的一個「最佳手段」,您意識到了嗎?
別把生活隨拍變刻意
給孩子做生活隨拍,記錄他們成長的點滴,成為了現在很多父母的愛好。但家長在這個過程中經常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隨拍一定要追求完美,也就是拍照的小主角一定要看著媽媽的鏡頭,但家長的一句「看看媽媽」、「看這裡」,就是對於正在專心玩或做事情明明的一種打斷,無形中也破壞了小朋友的專注力。
水果加餐沒必要按時吃
在公園玩,經常會遇到這樣的家長,孩子正玩在興頭上呢,便被家長要求回家,理由很簡單,「現在是吃水果的時間了」。真心地想去勸這樣的家長一句,「孩子玩在興頭上,也是一種專注力的培養,水果加餐沒必要一定要按時吃吧?」而且一餐水果沒按時吃或沒吃,比起孩子專注力的培養,哪個更重要呢?
出門之前提前告訴孩子
孩子正在玩著玩具或看著書,而爸爸媽媽準備出門了,應該要提前告訴孩子一句「玩完這件玩具(看完這本書),我們就要出去了」。不要輕易以大人的事情更重要為理由而打斷孩子的專注力,給孩子一個準備的時間,讓其知道下一步將要做什麼。
雖說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各不同,但對於好奇和新鮮事物的關注是沒有什麼太大差別的。很多時候,並不是孩子不專注,而是不專注的孩子背後,一定有一個不專注或經常打斷孩子專注力的家長。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培養孩子專注力的好機會,爸爸媽媽們一定抓住這些機會,千萬不要做個破壞者,從小培養的專注力將會為孩子今後的讀書與工作助一臂之力。
小編語:
不斷輕易打斷孩子的注意力。很多孩子現在回家都要請家長配合完成回家練習,在孩子做練習的過程中,很多家長看到孩子這個不會,那個不會就急急忙忙地告訴孩子答案,孩子剛剛想出一點頭緒時,家長的話可能就會打斷孩子的注意力。
有時看到孩子餓了,也不管孩子有沒有關注地做一件事就輕易就去打斷他們,這樣孩子注意力堅持的時間就會很短,加上現代科技社會,孩子接觸的東西實在太多了,遊戲、電視、電腦充塞孩子的心。動不動就把這些具有「誘惑」的東西放在他們面前,孩子的心就會靜不下來,專注力也會下降。多讓孩子畫畫,下棋,培養他們的「長期意識」也許會對注意力有幫助。
讓孩子「鬧鐘取靜」,告訴孩子每個人都要做自己的事情,不管周圍多亂,自己只管做自己的事情,周圍有人說話,有聲音,有震動,只要不是找自己的,那就不抬頭看,更不去參與。把手頭的任務完成好,提高學習的效率。
注意力是心靈世界的天窗,孩子的注意力尤為重要。有了高效的專注力,孩子定會成為學習的小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