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速快不快並非靠蠻力擊球

在打球時,很多球友都有這樣的體會:擊球時卯足了勁兒,結果球速仍然慢的像老太太過馬路。

有蹬轉,腰腹力量也到位了,擊球時架拍引拍隨揮都沒毛病。這時,想讓自己的球速再有個大幅度的進階,就只剩下手指發力了。

大多數羽毛球愛好者在打球時有意無意就會忽略掉手指發力,充分利用手指發力,可以使你的殺球更有速度,高遠球更到位,動作的隱蔽性更強。

為什麼擊球時使出了洪荒之力,球速依舊不快?

搓球時,使用手指發力能夠增加對球的控制力

首先,給大家普及一個手指發力的基本科學道理:手指發力=槓桿原理。

在擊球時,中指接近食指處形成槓桿的支點,食指前壓,中指、無名、小指迅速收力握拍,通過槓桿使拍面有向前擊球力。

握拍到支點和拍面到支點距離相比,拍面到支點的距離長,所以拍面的速度大於手指握緊拍的速度,形成較大的擊球速度。

所以得出結論,在握拍時,握緊拍越用力、快,擊球速度越快,發力效果越好。

為什麼擊球時使出了洪荒之力,球速依舊不快?

(握拍形式類比這個實體圖)

(無論正手還是反手,注意最後擊球握緊球拍)

大家經常提到高遠球的“鞭擊”指的是擊球瞬間手指用力握緊拍,手腕收住拍擊出,擊球後持拍自然回收身側,而不是一直握緊拍大力擊到球後球拍還一直往前打去,這樣用力多大打球都不會遠。

可見使用指力才能將所有的力在一瞬間用在制動甩拍上,集力於一點擊出,實現鞭擊的效果。

為什麼擊球時使出了洪荒之力,球速依舊不快?

而對於羽毛球手指發力而言,只有充分利用小技巧才能事半功倍,可以用三個字來簡單概括,那就是“松、小、巧”,這三個字分別代表羽毛球手指發力的三個不同階段。

打羽毛球的手指發力技巧一:松

松,包括兩種狀態:

1. 握拍的充分放松;

2. 身體上的充分放松。

握拍的充分放松在上文已經有所陳述:意在為最後握緊球拍提供充分的空間。

身體“松”是協調、輕松發力的基礎。這個階段重點要學會合理、規范的揮拍姿勢,掌握最佳的發力節奏與擊球點,善於借助蹬地轉體的力量,順勢轉體揮拍,動作協調、身體放松的發力。

為什麼擊球時使出了洪荒之力,球速依舊不快?

注意蓋德的動作感覺,整體較為放松松弛的狀態

打羽毛球的手指發力技巧二:小

所謂“小”也就是發力動作要小,這需要充分訓練小臂內外旋與手腕發力動作的同步協調配合。著名的熊國寶教練對此有句深刻的總結“羽毛球很多發力動作都是旋轉發力,而不是直力發力,旋轉力大過直力,任何一個點都是如此”。

為什麼擊球時使出了洪荒之力,球速依舊不快?

高吊殺利用手指的控制,一定要隱藏在最後出手的那一刻。

各位球友要謹記:任何人的發力習慣都不是一天養成的,需要不斷的反復練習去找到一個合理的發力點,然後又在不斷的練習中去鞏固的發力感覺。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