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師請注意:這樣布置作業,你的學生100%會提分 | 我是教師
各位老師請注意:這樣布置作業,你的學生100%會提分 | 我是教師
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是檢測學生學習情況和反饋教師教學效果的重要途徑。學生做作業的過程就是其成長的過程,是學生形成技能技巧,培養良好思維品質,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所以,作業的設計和布置至關重要。可是,該如何有效地布置作業呢?
一、依據挑戰性學習目標,精選、精編習題
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是衡量作業有效性的重要標准,教師選擇、編制的作業必須有助於達成學習目標。因此,教師必須了解學生的學情並與學生共同制定挑戰性學習目標。
學情是指學生的起點能力與學習情意,在進入新的學習單元或新的學習課題時,學生原有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相關知識、技能對新學習成敗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必須分析並確定學生的起點狀態即起點能力。學生的學習情意則主要是學生的情感與意志,包括學習興趣、動機等。
挑戰性學習目標是,每個學生的學習目標都在自己“最近發展區”內,都是對自己已有水平的挑戰與跨越,其著眼點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在精選、精編習題時,應根據所擬定的挑戰性學習目標,認真分析目標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各組成成分,做到緊扣教學內容,目標明確,有的放矢。需要說明的是,教科書中的習題是編寫者精心設計、編制的,設計作業時要很好地利用,但這些習題適合的對象是同一年級的平均水平,教師應根據所教班級學生的學情,精選、精編一些補充習題。
據有關調查顯示:各類作業的頻率分布如下:鞏固類佔43%,進一步理解類佔16%,擴大知識領域類佔20%,運用類佔16%,系統化類佔3%,在實踐中運用和檢驗知識、技巧類佔2%。這一分析表明,大多數作業要求的是機械學習,極少需要學生動腦筋。借鑑上述對作業的研究,教師特別要注意精心選擇、編制一些能促進學生進一步理解、系統整合和運用所學知識與技能的習題,並注意作業承載的教育價值和為預設作業准備的素材。
二、預設彈性作業,滿足學生差異性學習需要
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具有很大的個體差異,學生作業的結構和內容應依據學生的差異而設定。為此,可設置彈性作業。具體做法是:教師依據挑戰性學習目標,設置對大多數學生的有效作業,同時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再分別作適當的調整,重點是達成學習目標。
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呈正態分布的,處於中等水平的學生佔大多數。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情、教學內容與挑戰性學習目標,先設置處在大多數學生“最近發展區”的,所有學生都應該完成的,在知識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學生做有所得的作業。這些緊緊圍繞目標的作業,有助於大多數學生達成教學目標。
對後進生,教師可以多布置些鞏固和運用新知的作業,或設置台階,放緩坡度,即依據後進生的學習水平和教材內容,將反映教學重點、難點或難度較大的作業進行分解或給予提示,系統地規劃、分步驟地完成作業,在後進生對若干具體問題作答後,再進行一次整合。
三、及時反饋,動態生成和矯正作業
有學者做過有關對照實驗,對做作業的兩種環境進行比較,一種是學生在家做作業,另一種是把作業安排到學校集體學習活動環境中。結果顯示,第二種方法對學生成績的促進作用不亞於第一種方法。初中數學成績的差異研究表明,授課前做了探索性家庭練習及授課後又做了復習性練習的學生,學習的成績更好。
因此,提高作業的有效性,需要將課內作業與課外作業有機結合。教師可以將綜合性、探究性作業安排在課外,將教科書中的大多數常規習題或復習性習題安排在課內口頭解答或當堂作業。教師當堂指導作業與批改課外作業是及時反饋的重要來源,是動態生成作業及時矯正學生學習的依據。
教師在課內指導學生作業和批改學生的課外作業時,要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功能,對作業的優點(包括書寫工整、視角獨特、解法獨具一格)等及時加以總結、表揚和推廣,同時也要深入分析作業中的錯誤背後的深層次原因,對學生提出個別化、建設性、鼓勵性的建議,並根據反饋信息,及時、動態生成具有針對性的矯正作業,幫助學生拾遺補缺。
學生做作業的過程就是其成長的過程。教師精心選擇、編制習題,在指導、批改作業的過程中生成新作業,是其專業知識增長、專業技能磨礪的過程,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過程。同時,有效作業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也是師生共同成長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