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食堂」不易吃,翻拍的「家族」很麻煩!
2017-06-16
日本人也是黄皮肤、黑头发,也深谙佛教智慧,使用汉字,还偏爱各种“道”。于是,中国人觉得日本与中国文化很近似,把日本人的影视剧拿来翻拍,几乎是水到渠成的事。
错了。
看看中国影视的“灵感借用”名单。韩剧太爱哭哭啼啼了,第一集在哭,第五集才拿起纸巾,中国人现在性子急,熬不住;美剧想象力太丰富,跨国追杀、副总统一级坏人随便编排,中国影视剧的小庙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印度影视剧得歌舞俱全,但中国人的舞蹈只有杨丽萍让人印象深刻;所以,中国人放眼这么一扫,看中了日本,走上了改编日本影视剧这条不归路。
对于日本,其实连中国学者都是很迷茫的:“尽管中国与日本已经打了2000年的交道,在近代又吃了2次日本人的大亏,但是,对于日本这个民族的庐山真面目,我们真的了解吗?”
曾经有一本书叫做《暧昧的日本人》,作者李兆忠的态度是,暧昧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如此极端,足以成为其民族性的品牌,他们尚武又暧昧,封闭又开放,自然又人工,顺从又反抗,视瞬间为永恒,模仿中又有创造……
更精准的概括可以借用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里的意象。菊花与刀,一如樱花与武士。选择这两个内涵迥异的意象,意在象征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或日本文化的双重性——“日本人生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创新。”估计中国人中最典型的双子座也没这么纠结。
如此的国民性哪点像中国人呢?其实,看看中国人现在喜欢的是腰围一尺三的“小鲜肉”,而日本人依然在崇拜“肉来如山倒”的相扑选手,就可以知道,二者的价值观相隔太远了。
某影评人得出的观点是“美剧、日剧、韩剧中,日剧是最没希望翻拍成功的。”
虽然日本与中国的文化有相近性,但是,“日本人在这个星球上有着独一份的价值体系”。在日本,家庭文化是其独特文化的典型代表。日本的家族制度和家族道德最早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强烈影响,但经过不断演变,形成了一套自有的家族文化。他们重“家”而“轻个人”,无论家庭成员的个体发生怎样的变化,“家族”的概念必须得以延续和继承,因此日本形成的家庭观是维持一个家庭需要忍耐,需要每个人都付出心血。再加上地理上日本是个岛国,土地面积极其有限,每个人只有极小的个人空间,导致每个人都谨小慎微的做人,竭尽全力不给别人添麻烦。
但中国却完全不同,随着与西方文化的深入交流和融合,我们越来越多的提倡开放和个性。现代的家庭文化也趋于摆脱代际之间的勾连和保守思想的束缚。因此,改编日本作品对我国现阶段来说很难以满足大众的口味。
所以,黄磊版的电影《麻辣家族》、目前扑街的网剧《深夜食堂》在亮相前备受期待,放映后一片狼藉。
何况,中国影视创作者真的是太懒、太浮躁、太想速成了,基本就是不动脑子的照搬。黄磊版的《麻烦家族》被调侃是翻译,而不是翻拍。《深夜食堂》也沿用日版的人物造型、生硬的居酒屋复制。连台词都“料理料理”的,请问哪个中国小餐馆的老版把做饭叫料理?而且满屏日本的服装,日本的特色美食,难道中国没有服装没有美食吗?”
在日版里,女演员每次到店里只会点泡面,在日本文化里情有可原,“可是中国人深夜吃东西会吃什么呢?不去大排档炒个菜,也会到路边烤个串吧?为什么要深夜跑到外面吃泡面?“然而当女演员说出想吃老坛酸菜面时,观众们吐槽成灾自然不可避免了:“编剧不是没动脑子,在精准广告植入上确实绞尽脑汁了。”
有句话说的好,出来混,早晚要还的。黄磊近年参加综艺和参与制作都市剧都顺风顺水,但聪明反被聪明误,从《麻烦家族》到《深夜食堂》,两部日本IP就轻轻松松将这位“人生赢家”送入票房毒药和风评危机的“黑名单”,也让我们不得不去审视娱乐圈自己造出来的所谓的“才子佳人”。
想取巧也是需要动脑筋的,自以为是,却没有创作力的后续支撑,投机的心态早晚会败露。以至于中国影视人既不能原创出深刻的作品,又无法把《深夜食堂》这类作品成功地移植到本土。心态不对,做什么都难以成功,还是那句话,态度决定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