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四修:有境界,有肚量,有鋒芒,有涵養。
01. 有境界,看得遠。
境界包括一個人的格局和眼界,境界越高,看得越遠。
境界高,就好像一個人站的位置比別人高,自然能看得遠!
清代名將年羹堯,以平定青海之亂而立下赫赫戰功,
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
然而他為人驕橫,甚至在雍正皇帝面前也很放肆。
年羹堯在鎮守西安時,曾經廣求天下人才。
有個讀書人,名叫蔣衡,去投靠他。
年羹堯很欣賞蔣衡的才華,
有一次對他說:
“我會讓你成為下一科的狀元。”
要是別人聽到這句話,肯定狂喜,
但是蔣衡卻感到年羹堯口氣太大,
並且不遵守制度,
是一個膽大妄為的人。
蔣衡對一些關係很好的同事說:
“年羹堯德不勝威,知進不知退,
早晚會受到皇帝的猜忌。
年羹堯將來必有大禍,
我們應該及早脫身。”
幾個同事都不以為然,
當時年羹堯的權勢如日中天,
多少人巴不得能投奔到他門下呢!
蔣衡不顧同事的勸阻,執意稱病回家。
年羹堯挽留不住,取1000兩黃金給他,
蔣衡不要,最後在年羹堯
的堅持下只收了100兩。
蔣衡回家不久,
年羹堯果然獲罪,被賜死,
牽連了很多人。
年羹堯一向奢侈,
送人不到500兩黃金不登記,
而蔣衡只要了100兩,
在年府的登記簿上根本沒有蔣衡的名字,
由此蔣衡得以平安無事。
蔣衡和其他同事的境界不同,
並不認為得到利益就是好事,
所以他看得遠。
02. 有肚量,看得寬。
古人說:“肚量如同藏金庫,量大福大不可量;
天包萬象天寬大,地藏萬物地無疆。”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
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
一滴墨汁融在大海裡,
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
同樣,人的肚量大,就看得寬,
不會被別人一點冒犯和不敬的
墨汁染得臉紅脖子粗。
南北朝的沈驎士就是個有肚量的人,
凡事看得寬。
有一次,鄰人一口咬定沈驎士腳上穿的,
正是他早幾天丟失的那雙鞋。
沈驎士說:“是您的鞋嗎?”
立即脫下給人家,自己赤著腳。
過了不久,鄰人發現是自己搞錯了,
又將鞋送還沈驎士。
沈驎士說:“不是您的鞋嗎?”
又笑著接過來,重新穿在腳上。
蘇東坡對沈驎士的肚量很讚賞,
認為“處事當如沈驎士”。
俗話說,“百人百性百脾氣”,
人總是有差別的。要求人人都是好樣的,
那不現實。所以首先要承認這個現實,
這樣也就能夠寬容別人。
處世為人,要有肚量,要有氣度,
對別人的批評、誤會,或者冒犯等等,
都要看得寬,有容人之雅量。
肚量大,看得寬,
可以避開人生路上的很多深溝險坑,
這樣的人,往往無心求福而得福,
不求避禍卻無禍。
03. 有鋒芒,看得穿。
思想要有鋒芒,才能看得穿謬誤與詭辯,
彰顯反思與批判的力量。
為人處事要有鋒芒,
才能看得穿虛情假意和別有用心。
鋒芒畢露,不好;鋒芒全無,也不好。
人總得有一點鋒芒,一個人脾氣太好,
不懂拒絕,怎麼都行,
別人就不會把他當回事。
為人和善不是軟弱,
而是善良卻又不失強硬,
與人方便卻又不失自己的立場和原則。
善良本身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有點鋒芒。
揮灑善意、發動善舉的時候,看清對方,
別讓自己的善良遭到了他人的踐踏。
對於那些看准了你的善良,
從而隨便利用、剝削你的人,
你的善良,他們只不過是當成你軟弱可欺。
給他們的寬容,對他們來說就是縱容;
給他們的好心,對他們來說就是放任。
真正的善良不是有求必應,
不是一股腦兒的幫忙,不是遷就,
應該是睿智的,是適度的。
善良如果不加以選擇和辨別地進行,
只能成為人的弱點,
很多時候要先學會保護好自己。
孔子說,“以德報德”,“以直報怨”,
有時候,我們得收收自己的同情心,
面對有些惡,不應輕易就揮霍我們的善良。
04. 有涵養,看得淡。
古人雲:“涵養功夫深,君子貴自持。”
一個人有涵養的主要表現是有自持的能力,會適當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會被焦慮和逆境、不適與差錯所激怒,更不會遷怒於他人,導致人際關係惡化。涵養是生活在心靈裡的沉澱,也是精神自我修煉的成果。只有凡事看得淡,才能自持、有度,成為一個有涵養的人。
看得淡,榮辱得失就不重要了,懂得如何給自己和他人都讓出一條路,讓彼此都好走,不至於狹路相逢,各自落水。
看得淡,就不會強求別人理解,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不必為五斗米而折腰。
看得淡,有所為,有所不為,花看半開,酒飲微醉,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看得淡,對酒當歌,人生幾何,遇飲酒時須飲酒,得高歌處且高歌。
人生只有經歷才會懂得,只有懂得才會珍惜,把往事當做一場宿醉,讓愛恨成為流水落花,看淡一切,一切也就是過往煙雲。
凡事看得淡,就少一份失落,少一份困擾,多一份滿足,多一份快樂,涵養也就有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請幫我留下一個讚,並分享給你的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