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越著急,錢越不理你
我上大學的時候就出來工作,第一份兼職是營銷。在離學校不遠的一個酒店。老闆倒賣鋼鐵賺了第一桶金,開了家很文藝的酒店,在一眾地溝油小吃店裡,鶴立雞群。
酒店剛開業,生意很清淡,老闆很著急。我們都跟他一起急。早晨一上班,大家就開始擔心生意怎麼樣,到了午飯時間,如果店裡沒客人,老闆在門口轉,一會兒責怪天氣不好,一會又說服務生的妝沒化好。我們在店裡轉,恨不得用眼神勾幾個客人進來。
一對情侶點了道脆皮乳鴿,因為生意不好,沒有備貨,臨時換成了鵪鶉。結賬的時候,男生覺得被宰了,因為鵪鶉明顯比乳鴿便宜。
老闆罵領班,領班委屈地說,我著急生意不好,想著多收一點是一點……
後來,老闆娘來管店了。風格跟老闆完全不同。以前老闆每天罵採購,菜不是買多就是買少,幾個月時間,光採購都換了幾波人。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其實在效益不好的公司做事,員工體會到的同樣是百事不順。
老闆娘不一樣,她每天開單子給採購,採購照單買,多了少了都不用負責。早上10點上班,以前大家都在著急下雨刮風生意不好,現在根本沒時間。因為老闆娘會給我們開任務清單,連廁所四個角的衛生,都分派到人了。
我每天被她拎進辦公室搞頭腦風暴。以前跟老闆坐在一起,我們四目相望,哀聲嘆氣。如今老闆娘看我急,她就笑。說:“我都不急,你急什麼?來,我們談談這個方案。”
我們針對學生情侶推了一套訂製燭光晚餐,第一個月沒什麼效果。我想換一個方案。老闆娘說:“先別急。看看這個方案有什麼地方沒執行到位,如果做到完美,還不能帶來客源,再換。”
以前寫作文,總寫某人說話像春風一樣。老闆娘是我在現實中遇到的第一個說話像春風一樣的人。她總有辦法讓著急的我們,慢下來、靜下來、沉下心來做自己的事。
半年後,酒店開始盈利,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成功不是急來的,它是一場通關打怪遊戲,心態決定結果。
❷
這份工作,我一直做到畢業。畢業後換過不同工作,我判斷老闆好壞的第一個標準永遠是“ 他是很愛著急,還是擅於解決問題”。
愛著急與擅於解決問題是絕對沖突的兩種性格。著急直接帶來的情緒是壓力與焦慮,格力掌門人董明珠說得好:我沒時間焦慮,我的時間都用來解決問題。
越是身居高位的人,越淡定。即使面臨非常棘手的問題,也能雲淡風輕。我問過一個上市公司老總,是不是身居高位的人抗壓能力更強。他說當然不是,站得越高的人越輸不起。不是財力與地位決定了他們的姿態,而是思維習慣幫助他們克服了焦慮與著急。
焦慮是對結果的擔憂,不急則是對過程的把控。任何一件事,小到怎麼完成老闆交待的任務,大到佈局商業帝國,都是無數小問題的集合。對過程把控能力越強的人越不著急,因為他們的心思在通關解鎖上,每一個小問題的解決都會帶來成就感。生活一天天被微小的成就感推進,而不是被終極的成功壓迫。
“我不急,因為我在解決問題,你著急,因為你總擔憂結果。”我經常對身邊愛著急的朋友這樣說。
❸
愛著急的人,常常把著急與努力等同,進行自我麻痺。
我見過很急的媽媽,不分場合地念叨孩子的學習。孩子寫語文作業的時候,她說你數學那麼多錯題怎麼辦,孩子做數學作業的時候,她又說你英語單詞還沒背……孩子在她眼裡永遠是不努力、太磨嘰。我建議她跟孩子一起制訂學習計劃,然後安靜地等待孩子去完成,不僅監督她,更要鼓勵她。
但她受不了這種默默的等待。覺得如果自己不著急不嘮叨,就沒盡到當媽的責任。
愛著急的人,還很悲觀。他們不相信每天一小步的努力,會迎來好結果,而是一定要看到好的結果就在眼前,才放心。可惜人生是漫長的耕耘,能夠安心享受結果的時光永遠是短暫的。當一個結果到來,就意味著另一項任務的開啟,改變是永恆的,不變是暫時的。
面對壓力,急是一種本能,不急則是自我管理的能力。
馮侖跟王石一起登山,發現他永遠有自己的時間表。當別人為天氣著急,為結果著急,為面對電視鏡頭著急,他從來不急。嚴格按照自己的時間表,說五點進帳篷,一分鐘都不耽誤;別人為美景歡呼,他絲毫不為所動,因為在登山過程中,任何情緒波動都意味著能量消耗。
最後,總是著急能不能登頂的人,半途而廢;不為結果著急,努力做好自我管理的人,蕩平了七大洲的最高峰。
❹
當你具備強大的過程把控能力,就不會把結果看得很重。擔憂、焦慮與自律、管控,是同一種荷爾蒙。你要決定把有限的精力,用在哪一件事上。
除去生死大事,人生遇到的再難的難題,無論恨嫁逼婚,還是創業賺錢,都有一種方法可以打通關,那就是沉下心來:制訂計劃、管理計劃、完成計劃、享受計劃。
最後,送給大家一段經典台詞,來自於電影《班傑明的奇幻旅程》。
我希望你能見識到令你驚奇的事物,
我希望你能體驗未曾有過的情感,
我希望你能遇見一些想法不同的人,
我希望你為自己的人生感到驕傲。
如果你發現自己還沒有做到,
我希望你有勇氣重頭再來。
大不了重頭再來,急什麼呢?
轉自網路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