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綠色」,為什麼被稱為小「黃」瓜?網友搞笑解答:「因為是『姐夫』啊!」但其實跟「這人」有關...

在我們的飲食中,小黃瓜是種隨處可見的食材,在三明治中可以看到它的蹤跡,在涼麵或是麻醬麵、炸醬麵等食物中,它的出現往往也有著畫龍點睛的功效。

而對於許多女孩來說,小黃瓜更是重要的存在,許多人都認為小黃瓜有美膚的作用,因此有不少女孩喜歡將小黃瓜切片敷在臉上當作天然面膜,小黃瓜含水性高,且含丙醇二酸,可抑制糖類轉化為脂肪,因此也被許多女孩當做是減肥聖品。

除此之外,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小黃瓜味甘性涼,有除熱、利尿、解毒的功效可說是對人體相當好的蔬果,但有段時間人們卻是聞小黃瓜色變,就連美國環境工作組織(Environmental Working Group)在2014年時也將小黃瓜列為「最骯髒的蔬果之一」,在台灣的小黃瓜也多次被驗出有農藥殘留,之所以會如此跟小黃瓜的採收型態有關!

其實不只是小黃瓜,另外像是茄子、四季豆等都屬於「連續採收型的作物」,意指同一作物,可以連續分幾次採收其成熟部份,所以常常出現作物雖然成熟但旁邊還有未成熟的作物需要噴灑農藥,因而出現農藥殘留的問題!

而想要安心食用小黃瓜,最關鍵的動作就是「汆燙」,將小黃瓜汆燙後不但可以去除殘留的農藥,還可以一併消除上頭的細菌、蟲卵、硝酸鹽或A型肝炎病毒等有害物質。

或許有人會擔心小黃瓜汆燙後會影響口感,但只要立刻冰鎮就能保持小黃瓜的脆度和顏色,如果想讓小黃瓜的脆度保持更久,則可以將小黃瓜縱切後,用湯匙刮掉中間的籽,不過在吃小黃瓜時也要注意,不該與油脂或是富含維生素C多的水果一起吃,以免影響營養吸收。 

雖然小黃瓜是常見的食物,但不曉得你有沒有想過,小黃瓜明明就是「綠色」的,為什麼會被稱為「小黃瓜」呢?

這就要追溯小黃瓜的歷史背景了,小黃瓜是西漢時期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農產品,當時被稱為「胡瓜」,有一說是後趙王朝開國皇帝石勒是羯族人,不喜漢人稱羯族為「胡人」,因此規定無論是書寫或是言語都不能提到「胡」字,違反者一律斬首示眾,從那時候開始「胡瓜」就被改為「黃瓜」了!

也有一說是隋煬帝的影響,《貞觀政要》提到,「煬帝性好猜防,專信邪道,大忌胡人。乃至謂胡床為交床,胡瓜黃瓜,築長城以避胡」,但也有網友搞笑表示:「因為小黃瓜是『姊夫』,所以很『黃』!」

原來小黃瓜的名字是這樣來的啊!在天氣炎熱的時候,吃點小黃瓜真的很退火啊,不過也提醒大家,要吃小黃瓜前一定要先汆燙,才能吃得營養又吃得安心喔!

分享出去,讓大家看看這篇文章吧!

本文經過授權請勿轉載,看更多文章請到 ptt01.cc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