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家庭急救小技能,第1個我就做錯了!
行走江湖,居家旅行,誰還沒點小磕小碰,頭疼腦熱的?但沒有正確技能傍身,不僅沒啥用,還會越幫越忙!但是別慌!有我們!小編今兒就集合了一些正確的急救知識,一口氣全送給您,希望大家可以記住這些小技能,更好的愛護別人,保護自己!
擦傷了,用紅藥水消消毒?
✘紅藥水不能消毒!
生活中避免不了一些磕磕碰碰的輕度外傷,拿紅藥水消毒並不靠譜。紅藥水的成分中含有汞離子,用得多,可能會引起汞中毒。另外,紅藥水的穿透性很弱,消毒效果並不太可靠。
✔ 最佳推薦—碘酒
碘酒殺菌效果顯著,對大多數細菌包括黴菌都有殺滅作用。作用溫和(毒性低)、對皮膚刺激性極小。適合用於皮膚、黏膜破損傷口的消毒,如擦傷、較淺的割傷等。
魚刺卡喉嚨了,吞飯團?
✘ 強行吞咽會雪上加霜!
吃點東西強行吞咽,可能湊巧會把扎得較淺的細小魚刺除掉,但也可能會刮傷脆弱嬌嫩的咽部和食管黏膜。而且食管周圍有很多重要的器官(氣管、主動脈等),如果卡住的是大而堅硬的魚刺,吞東西可能使魚刺扎得更深,輕者會感染發炎,如果刺破了食管甚至是血管,甚至會危及生命!
✔ 盡早去醫院才是王道!
盡量讓醫生處理,魚刺大多都是卡在雙側扁桃體窩、舌根部和喉咽部的,上述位置很淺,醫生用燈一照,鑷子一夾,魚刺就取出來了。了解更多,點擊查看《喉嚨卡了魚刺,千萬別再喝醋、吞饅頭了!》
皮膚燙傷了,抹點牙膏?
✘ 牙膏、醬油都不管用!
炒菜被油濺到、不小心被熱水燙到了,能不能抹點牙膏、醬油緩解疼痛?不行!這些“土方”不僅沒有確切的治療作用,有時還會污染燙傷的創面,帶來感染的風險。另外,擅自拿東西涂抹傷口還可能會影響醫生對創面的觀察和判斷。
✔ 用冷水清洗是第一步!
對於小面積的燙傷,可以迅速用冷水沖洗,既能在第一時間降低皮膚表面熱度,還能有效地緩解疼痛。正確做法:把被燙傷的部位,放在自來水龍頭下面沖30~90分鐘。或者用干淨的冷水浸泡30~90分鐘。了解更多,點擊查看《被燙了咋辦?快找找身邊有沒有這些東西!》
耳朵進了小飛蟲,能不能自己掏?
✘直接掏會讓蟲子越鑽越深!
如果小飛蟲鑽進了外耳道,你用手指或棉簽直接掏,只會讓活著的小昆蟲在外耳道裡越鑽越深,從而引起耳痛和難以忍受的噪聲,如果它碰到了鼓膜還會引起眩暈和耳鳴,讓人很不舒服。
✔ 先滴點這個再去醫院!
請先向耳內滴入酒精、白酒或香油,將小蟲麻醉殺死,然後用鑷子取出或用水沖出。不過到醫院讓醫生解決是最好的,自己操作非常容易損傷外耳道或鼓膜。
流鼻血了,趕緊仰頭止血?
✘ 仰頭會刺激咽喉和胃!
很多人習慣性在流鼻血時將頭仰得高高的,讓血不再流出來,這種做法是錯誤的。仰頭會使血液流入咽喉、胃部,造成不良刺激,發生窒息或嘔吐,嚴重的還會嗆入氣管及肺內。
✔ 正確做法應往前傾!
正確做法是坐著,身體向前傾。用大拇指和食指同時捏住鼻翼的兩側10~15分鐘,用嘴呼吸。如果鼻血還在流,可以重復同樣動作15分鐘。多數的流鼻血是良性的,會自己慢慢止住。但如果出血後30分鐘仍未停止,應立即去醫院就診。
孩子發燒了,能用酒精擦身體嗎?
✘ 酒精擦身能降溫,但也可能過敏!
孩子發燒時,有些媽媽會用酒精擦身來降低體溫。酒精揮發快,確實有一定的散熱作用,但3歲以下的孩子皮膚角質層較薄,酒精中含有的異丙醇能迅速被皮膚吸收,很容易引發孩子過敏甚至酒精中毒,用酒精降溫的家長們一定要注意!
✔ 超過38.5℃,遵醫囑給孩子吃藥!
超過38.5℃以上,應遵醫囑給孩子服用退熱藥。發燒期間,一定要多喝水,以免出汗過多引起脫水。對於1歲以下的嬰兒,發燒達到38.5℃以上時應及時就醫,需排查是否有嚴重的感染或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