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讀書,是為了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

最近,蔡康永的大電影上映。阿谷君記得他說,這是送給小S和《康熙來了》粉絲的一份禮物。

如今,《康熙》走過十二個年頭,已經成為了回憶。站在康熙的角度看,這部電影確實是康熙對粉絲的盛大告別,也是蔡康永對摯友小S的熱烈告白。而曾經畫面裡的主角,也活得越來越繽紛。

寫書、拍電影、從《康熙來了》到《奇葩說》,蔡康永那儒雅的氣質和不俗的談吐一直深受粉絲的喜愛。他是公認的“特別會說話”的人,被稱為是“有頭腦的文化人”。

他會慢條斯理地跟你講道理,往往一句話就扎進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而這神奇的能力,也許正是讀書所賦予他的。

說起來,蔡康永是個不折不扣的“富二代”、“公子哥”。

他的爺爺曾經經營上海自來水公司。父親蔡天鐸更為傳奇,1949年前,不僅是上海灘的大律師,還是中國最大輪船公司——中聯輪船公司的老板,那艘有“中國泰坦尼克號”之稱的“太平輪”就是他們家的。

▲蔡康永的父親母親

1949年,太平輪因事故沉沒,蔡父賠付遇難家屬導致公司破產,幾經波折,最終到了台灣做律師。在台灣的生活,雖然已沒有上海的豪華奢靡,但是也不清貧,身邊經常會有好幾個傭人照看。

▲改變蔡康永家庭命運的太平輪

小時候,父親在蔡康永眼中是最厲害的大律師。

蔡父打官司有三不:

一不接告人的、只接被告的案子;

二不接離婚的案子;

三不接刑事案,只接民事案。

就是這樣富有學識、一脈正義、倔強的血液流在蔡康永身上,才有了今天這樣一位正直幽默卻有點孩子氣的鬼才。

那時,蔡康永已學會把自己藏進家裡的書房。讀《紅樓夢》,讀武俠、讀科幻、讀經典……比起蔡公館的嘈雜喧鬧,蔡康永更喜歡書裡的世界。蔡康永如飢似渴地讀著各種名著,年幼的小心靈一次次地去接近書中那些偉大的靈魂。

另一方面,蔡康永出生於名流之家,家中積留下的文化習慣,讓他自幼便開始接受正統文化的洗禮和教育:父輩間談的都是書、畫等文化之事,教導他的都是“不認識文徵明就算不上知識分子”。

這些都在促進著年幼的蔡康永養成讀書學文的習慣。這樣的習慣,也給他的人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讀書這件事,甚至到後來都融進了蔡康永的工作中。

高中時期的蔡康永是學生會主席,同時兼任校刊主編。後來在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學電影,算是科班電影出身。畢業後做過編劇,曾簽入知名的邵氏電影公司,做過台北電影節的評審。幾番轉折後,他干起了主持人的行當。

後來,蔡康永主持了一檔叫做《周二不讀書》(後來改名為《今天不讀書》)的電視節目,用讀書來包裹著“不讀書”的欄目。於是,蔡康永有了一個外號:不讀書教主。

  

當然,這是反語,在這檔“不讀書”的節目裡,蔡康永向觀眾推薦了一本又一本書,當時這檔節目的收視率相當不錯。

“讀書節目應該讓不喜歡讀書的人變得喜歡讀書。”這是蔡康永主持這檔節目的宗旨。

蔡康永推薦書從來都有他自己的標准和選擇。比如他曾經推薦過溫世存的《告別貧窮》。

蔡康永坦誠地說,純粹從書的角度來講,這本書寫得並不是十分吸引人,這樣的故事如果在一個好的創作者手裡,可以被“寫成非常動人充滿血淚的故事,能夠激發大家更多的熱情來參與”。

他表示:“當我們翻開一本書的時候,如果它開啟了你對人生新的信仰,那麼這本書就值得讀。讀書很大的樂趣在於對已經存在世界上、存在生活當中的東西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了解不靠閱讀是無法獲得的。”

這其實也可以看做蔡康永選擇所讀書籍的標准之一。

“讀書要接觸原點”也是蔡康永的主張之一。他說,如今很多人不看《紅樓夢》,不看《戰爭與和平》,卻一直看改編成的電影、漫畫或者玩改編後的游戲,這種體驗跟閱讀經典是有很大差距的。

  

蔡康永雖然經常推薦書籍,但是與很多愛好讀書的人不同,蔡康永在一次采訪中告訴讀者:“不用害怕讀到爛書,因為爛書會讓你明確自己真正的興趣所在。”

蔡康永覺得,大量的閱讀,是可以改變命運的。在他看來,人生有限,而閱讀可以擴寬人們的經驗,可以看到別人的人生,“有機會看到別人的人生長什麼樣子,就會培養出一種抽離的能力。”

讀書,就是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個超越自己的機會。蔡康永是這麼做的,也一直在鼓勵大家這麼做。

讀書這件事,在如今已經變得越來越稀松平常,娛樂圈愛讀書的明星也大有人在。但真正能做到像楊絳所說的那樣“用生活所感去讀書,用讀書所得去生活”的人,著實不多。

蔡康永可以算一個。

有人評價蔡康永雞湯,也有人說他毒舌,但是當你認真去聽他的話的時候你就會發現,其實,他說的都是再現實不過的感悟和道理:

我們相信別人,有時不是因為我們人好,而是因為我們需要;我們需要相信別人,這樣比較容易活下去。

一不小心就長大了,再不小心就死掉了。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

面對生活,其實蔡康永一直是一個旁觀者的角色。這從他小時候將自己藏在書房的時候就開始了,面對蔡公館的人聲鼎沸和大人世界的社會無常,蔡康永一直是一個抽離的狀態。

▲小時候的蔡康永

雖然家庭條件優渥,但是蔡康永形容自己的童年時用了一個詞叫“蒼白”。

蔡康永出生時父親已經年過半百,還有一個比他大很多的姐姐。對他來說,他不能像別的小孩一樣和父母打球、游泳,只能整日看著父母在應酬。這是屬於兩個世界的隔閡。

“出生的家庭盡管不能任你挑揀,人生卻依然是你的,請務必善加揮霍。”

特殊的家庭環境讓他從小就知道“美人再美,也有老去的一天”,豪華客輪太平輪會沉、家道也會中落,他知道人的多變也知道人性的丑惡,所以一向溫和,以旁觀者的心態,把自己知道的道理講給別人聽,因為很多事他都已經冷靜地看透了。

  

就像他自己說的,他是一個“修煉”過的人。他的“修煉”,指的是對生活做一個旁觀者,然後轉身投進讀書的懷抱。

這是他與自己與生活和解的一種方式,是他為自己找的人生的另外一種可能性。

在《康熙來了》走過十二個年頭之後,蔡康永終於選擇一走了之,不再來了。從那以後,舞台上少了一個常常亂笑的主持人,而世界多了一位揮灑自如的主人公。

寫書、拍電影、做網絡節目。他好像又把自己的人生重新活了一遍。

  

▲康熙來了海報

記得蔡康永曾在一次記者采訪中說過:“我的靈魂有點太老了,我太早就聞夠了衰老的氣息,我只好倒過來活。”

所以,他不知不覺地往游樂園方向走去,嘗試換不同的方式來生活。

就如同,他曾說,如果只看合乎自己口味的書,那你永遠只能知道你已經知道的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