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妻子開了50年的麵包店變成了「深夜食堂」,他賣的晚餐只要6元,卻讓吃過的人來了又來,還心甘情願留下來幫忙
東京池袋,一棟居民房內,有一家開了50多年的麵包店。
說來也奇怪,麵包店狹小侷促,但總會有一群人滿滿當當地聚集在這裡!也不買麵包,只是圍著一個兩鬢花白的老人,幫忙打下手,有說有笑。
店裡賣的麵包也不是「人生必吃」的極致美味,但就這樣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店,卻經常吸引像NHK這樣的媒體上門報道。
池袋朝霞麵包店,AFPbbnews報道
這個兩鬢花白,眼睛笑起來恨不得眯成一條線的老人叫山田和夫,68歲。開麵包店,當初完全是因為他的妻子喜歡做麵包。
但後來也正是這個麵包店,拯救了他的孤獨。「它讓我不再那麼寂寞,給別人帶來了快樂,自己的生活也找到了寄託!」
Sponsored Links
老人的話似乎是話裡有話,後來小城才知道:八年前他的妻子被查出了癌症,只留下了麵包店和一紙製作麵包的「獨門秘方」。
——妻子把她做麵包的心得、步驟,小到麵粉和水的比例、用量,都仔仔細細地記在了紙上。
大概是因為做了大半輩子的麵包,仍然留有很多的念想,妻子去世前的兩三周,緊緊握住老人的手特意囑咐他:
Sponsored Links
「一定要把麵包店繼續開下去!」
「可是……可是,沒有你,經營麵包店還有什麼意義?」
失落和孤獨,還有不適應感很快包圍了老人。當初因為妻子喜歡才開的麵包店,現在妻子離開了,麵包店最後也就關門了。
在那之後的半年時間裡,老人把自己關在家裡,哪兒也不去,不想和別人說話。偶爾翻翻妻子留下的「麵包秘方」,翻著翻著眼淚就又不爭氣地奪眶而出!
也還是在那段時間裡,陸陸續續地有人找上門,希望可以再次吃到讓他們懷念的麵包,希望麵包店還能再次熱鬧起來。
老人雖然嘴裡沒有答應別人提出的想法,但心裡還是想不管怎麼樣都要去嘗試一下,就算是為了完成妻子的囑託。
從那時開始,他還是喜歡獨處,只是默默地研究起了妻子留下的麵包「秘方」,一步步對照著,一點點實現他對妻子的承諾。
Sponsored Links
那段時間,在廚房裡總能看到老人低著頭比對著「秘方」的背影
那一年,院子前的白玉蘭花照舊開了,麵包店裡飄出了熟悉的麵包的香氣。就這樣麵包店將要重新開門的消息,隨著麵包的香氣飄到了街坊鄰居的耳中。
麵包店又重新熱鬧了起來!
想念麵包味道的老主顧回來了,曾經在妻子的麵包課堂上學習製作麵包的學徒也回來了,甚至妻子曾經用麵包救濟過的附近的流浪漢也回來了。
一群人在屋子裡,圍繞著烤麵包這件小事,有說有笑。老人的孤獨與難過,竟然就在你一言我一語的關於麵包的探討中消失了。
老人明白,妻子的囑託原來是讓他活在麵包店過去溫暖熱鬧的時光裡,而不是麵包店本身。
Sponsored Links
老人用這樣的方式,和「孤獨」戰鬥了一年半的時間。
不過,兩個人曾經生活的過的房子(雖然其中一塊地方拿來做麵包店),一個人住多少還是覺得有點冷清。
參觀過附近的兒童食堂後,他毫不猶豫地想把自己的家變成一家兒童食堂。整棟房子,除了自己的臥室不對外開放,其他所有地方都變成了孩子吃飯、玩耍的地方。
日本的兒童食堂是專門針對孩子開設的地方。有的孩子家裡經濟狀況不好,但又為了保證孩子可以吃到營養的餐食,一般價格會相對便宜;還有的孩子家長加班較晚,沒空做飯,兒童食堂可以讓孩子吃飯的需求
2013年「要町朝霞兒童食堂」開業了!
Sponsored Links
除了在院牆上掛了一塊招牌外,這裡完完全全就是一個家的樣子。推開院牆白色的小木門,就進入到了老人的院子裡。
這裡種著綠植,還有一個當年和妻子一起種下的白玉蘭樹。幾十年了,每年冬去春來都會如期綻放白色的花朵。
而家裡的客廳,就完全變成了食堂,只是多添了幾張桌子,多了一點卡通畫和貼紙的裝飾。
食堂提供的餐食既營養,又便宜(大人300日元,摺合人民幣18.75元;小孩100日元一份,摺合人民幣6.25元),「能給孩子們準備一份心意滿滿的營養晚飯,看著孩子們美美地吃上一頓的樣子就足夠了。」
Sponsored Links
老人和妻子在這裡開了50多年的麵包店,街坊鄰居都已熟識,一聽說開了一家兒童食堂,都放心地把孩子交到這裡。
於是,每個月的第一和第三個星期三下午,
你准能看到三三兩兩的孩子,
追逐著打鬧著衝進老人的家裡。
天色漸晚的時候,還會亮起暖黃色的燈光,
像是指引著自家的孩子快點回家!
食堂每個月的第一和四三個星期下午5點到7點營業
推開門,剛進入房子的客廳,
你大概就會被眼前的場景震撼到!
儘管房子不大,但是坐滿了人,
仔細看這裡不光有小孩,
還有很多帶著孩子一起來的媽媽。
Sponsored Links
孩子們三三兩兩圍坐在桌子的一邊,以前他們還互相不認識,食堂倒像是一個交朋友的地方,「下次你還會來嗎?我們還坐在一起吧!」
還有很多上班族的媽媽,都累了一天了,「實在沒有精力去做飯了~」於是領著孩子在「大家庭」裡一起吃飯。
雖然統一晚餐很簡單,一份主食,一份蔬菜,一碗湯,還有一份水果,不過卻吃得人心裡暖暖的。
有個5歲的小女孩,起初無論如何也無法融入同齡人中,在這個臨時組建的大家庭裡,有同齡人、有成年人,一邊吃一邊聊,竟然克服了這樣的困難。
Sponsored Links
還有很多的媽媽們在這裡找到了同伴,聊聊育兒經驗,談談家裡的瑣事……聊起來簡直就成了專題研討會!
等吃完了飯,
老人家裡才算真正熱鬧了起來!
年齡大點的孩子聚在一起,說著自己的小秘密,
不一會兒就是一陣集體的尖叫,
同行的媽媽很久沒看到孩子這麼開心過,
趕緊拿手機拍下這個開心的瞬間。
完全想不到的是,
平時在家裡吵著鬧著要玩、要抱…
各種不讓家長安心的孩子,
在這裡竟然主動擦起了地板,
和其他孩子炫耀起來一準會說:
「你看,今天的地板是我擦的哦!」
還有的孩子一頭衝進廚房,
說是要學習做飯,
回頭做給爸爸媽媽吃!
除了老人自己的臥室,庭院、客廳、廚房,甚至二樓的房間已經全被一群孩子們「霸佔」,不過老人的心裡卻樂呵著。
比起一個人獨自住著偌大的房子,不如和這群有趣的孩子們分享。而他的生活也漸漸回到原來和妻子二人經營麵包店時忙碌卻幸福的狀態。
吃完食堂的晚餐,總會有孩子衝到廚房裡擁抱一下他們共同的爺爺
時間久了,
知道老人兒童食堂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每個月只營業兩次,
但只要到了這兩天,這裡一定是爆滿的,
稍微來晚一點,
甚至連一個落腳走路的地方都沒有。
不光是過來吃,一些老的客人甚至主動提出要來這裡幫忙。家庭主婦、公司社員、鄰居的大媽大叔,交替著時間出現在老人的家裡,變著花樣地給食堂幫著忙。
「聖誕節快到了,我們今天給家裡裝扮裝扮,到時一起慶祝吧!」
「麵條我拿手的,正好家裡麵粉有的多,今天就給孩子們做麵條吃吧!」平時家裡要是有食材多出來,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老人的食堂。
不管是自家院子裡長的,還是多買的,總會有人惦記著這個食堂。
「平時我們在家裡吃現成的吃慣了,不會做菜,也幫不了什麼忙,不過洗洗鍋碗還是可以的!」
哪怕是平時飯來張口慣了的男人,在閒暇的時候也總想著來這裡做點什麼。
甚至,有的鄰居合計著給他送來了冰箱,「現在食堂裡的人越來越多了,食材也不夠放了,多一個冰箱總會好點。」
最開始老人一個人忙活這個食堂,食材的採買、做菜、接待都是一個人。只是後來知道的人多了,平時到他家買麵包的人都會關注到兒童食堂的事情,所以自願過來幫忙的人也多了起來。
3年內,前前後後到店裡幫忙過的人已經超過80人。還有很多不能到現場人,還會採買好物資,寄送到老人的家裡:
遵照妻子的承諾,麵包店仍然開著,老人每天也會按照妻子的習慣把多出的麵包送給車站的流浪漢,兒童食堂也越來越被外人熟悉。
不過不管是麵包店還是食堂,老人的家裡還和妻子在時一樣熱鬧,所有人在一起時創造出的快樂和善意,以及溫暖還和從前一樣。
而孤獨,也早就隨風而散了!
「我的願望並不是解決社會問題之類的大事,而只是想要讓大家在這個家裡過得開心而已。想用我的小家,和當地人一起將這些孩子培養成人。」
人並非生而孤獨,
只要是找到了執著要做的事情,
總會有同伴來共鳴。
文 / 一人一城(ID:yirenyicheng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