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是一切厄運的開端!
人有抱怨的習慣,卻不知道這個習慣會給自己帶來許多的麻煩。夫妻相互抱怨,能永久恩愛嗎?兒女對父母抱怨,父母會甘心情願付出愛嗎?下屬對上司抱怨,上司會欣賞這樣的人嗎?過去的帝王,對於抱怨的臣子不但冷落以對,臣子甚至還可能招來殺身之禍。抱怨之害,尤有甚者,列舉如下:
一、抱怨是喪志之始:人一旦心中滿懷怨恨,所謂怨天尤人,總覺得世間不公平,覺得天下人都對不起自己,這就是人生危險的訊號。因為你對社會的熱情不夠,對人生的際遇認識不清,對自己的付出心有不甘,對自己的獲得有所不滿,因此忿忿不平,懷憂喪志,人生從此一蹶不振。其實,這個社會必定先要有所付出,才能贏得相對的收入;你只是抱怨付出,怎麼會有好的結果呢?
二、抱怨是結仇之源:抱怨絕對不能獲得歡喜,你抱怨人家一分,別人回給你的可能是加倍的排斥。合伙人本來是共同打拼,但你總抱怨對方的不足,難道對方就會滿意、欽佩你嗎?語雲“敬人者,人恆敬之”,相同的,“怨人者,人恆怨之”,“管鮑之交”就是說鮑叔牙不介意管仲,在錢財、事業上沒有半句怨言,所以兩人才能相知相惜,才會有好的結果。
三、抱怨是敗德之行:人一旦有了抱怨,情緒一定非常惡劣,就借酒澆愁。有的人甚至“一不做,二不休”,因為對家庭抱怨多,他干脆不回家,整日徘徊在酒廊舞廳裡;因為對公司有很多不滿,他可以請假出游,甚至洩露機密,使公司受到損失。抱怨的結果,可能對方損失有限,但自己則有更大的敗德之行。例如抱怨父母者,成了不孝兒女;抱怨朋友者,最後反目成仇;抱怨同事者,明爭暗斗。種種敗德的行為,都由於抱怨而產生,殊為可怕。
四、抱怨是造業之因:世上很多的打斗、毀壞、嗔殺等行為,都是因為抱怨而起,所以抱怨是造業之因。一個人如果時時心存善念,縱使受了委屈,被人欺負,只要自己有修養,稍加忍耐,也就過去了。假如感到利益不均,或者為人所侵佔,也不能為了虛浮的財利,造下難以彌補的冤仇、業報,最後受害最大的還是自己。
因此,一個人一旦心中有了抱怨的念頭,自己應該立刻有所警覺,自己要懂得回心反省。凡事能夠將心比心,甚至“寧願天下人負我,我不負天下人”,能夠存有如此善念,抱怨又由何而生呢?
一念一世界
我們的每個思想和意念都負荷著不可思議的能量,這些能量會透過各種形式實踐自己。你的思想會創造出疾病,也能治好疾病;你的思想能讓你陷入痛苦,也能讓你離苦得樂。思想創造出善與惡、美與丑、成功與失敗、富有與貧窮、天堂與地獄……。你生命經驗的種種,通通都是你的思想所創造的。
所謂「一念一世界」。我們是自己命運的創造者,我們外在所看到的一切,正是我們內心世界的呈現。英國詩人密爾頓在《失樂園》有句名言:「心是居其位,只在一念間;天堂變地獄,地獄變天堂。」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小小的念頭,你的任何「起心動念」都可能改變整個世界。
所謂「勿以惡小而為之,勿因善小而不為。」
不要輕忽你的惡念,說:「我只是無聊亂想,我只是說說而已,我想應該沒什麼關系。」即使是微不足道的火花,也可能燒掉整座森林。
不要小看你的善念,說:「那只是一件小事,不算什麼。」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整個大池子。人們為善、為惡,都在一念之間,變好、變壞,其實就在一個小小的念頭上。
佛陀深知意念的影響力,所以提醒大家說:「不要忽視小惡;火花盡管再小,都會燒掉像山那麼高的乾草堆;不要忽視小善,以為它們沒有什麼用;即使是小水滴,最後都可以注滿大容器。」
生活是由小事所組成的,沒什麼大事,但小事累積起來就成了大事。單單一個小小的善念也許看起來沒什麼,但光是那個念頭即是大大的福報。單單一個小小的動作也許看起來沒什麼,但光是那個行動即是大大的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