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體穴位大全——風池穴:眼睛疲勞,頸肩酸痛,偏頭痛,落枕
【風池穴位位置圖】
【圖解風池穴位的位置】
風池穴的準確位置:在後腦勺、後枕部兩側入髮際一寸的凹陷中。簡易取穴方法:大拇指、中指自然放到枕骨兩邊,輕輕的滑動,到後枕部有明顯的兩個凹陷就是風池穴。
取穴方法:雙手掌心貼住耳朵,十指自然張開抱頭,拇指往上推,在脖子與髮際的交接線各有一凹處(即:風池穴位於項部,當枕骨之下,與風府穴相平,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穴位解剖:深層為頭夾肌;有枕動、靜脈分支;布有枕小神經之支。
【穴名解說】
風池穴,經穴名。出《靈樞.熱病》。屬足少陽膽經。別名:熱府穴。在《談談穴位的命名》中這樣說:“風為陽邪,其性輕揚,頭頂之上,惟風可到,風池穴在顳顬後髮際陷者中,手少陽、陽維之會,主中風偏枯,少陽頭痛,乃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即:“風” 指入侵人體的風邪。“池”,儲水用窪地,這裡指凹陷處。本穴位於枕骨下方的兩側凹陷處,是風邪蓄積之所,故名“風池”。
穴義:膽經氣血在此吸熱後化為陽熱風氣。
氣血特徵:氣血物質為受熱脹散的陽熱風氣。
運行規律:循膽經輸向頭之各部及外走陽維脈。
功能作用:壯陽益氣。
治法:寒則點刺出血或先瀉後補或灸之,熱則瀉針出氣。
【按摩風池穴位的作用與好處】
1、消除黑眼圈,眼部減壓,改善頸部僵硬,消除肩膀酸痛,偏頭痛等。(特別推薦:小編多次自已按摩按揉過該穴位,確實有明顯的作用。)
2、主治頭痛,眩暈,熱病,傷風感冒,頸項強痛,目赤腫痛,目淚出,迎風流淚,夜盲症,鼻淵,鼻出血,耳聾,氣閉,中風,口眼歪斜,瘧疾,癭氣,落枕,蕁麻疹,丹毒,及神經衰弱,癲癇,高血壓,甲狀腺腫,電旋旋旋旋光性眼炎,視神經萎縮等。
3、緩解頭重腳輕、眼睛疲勞、頸部酸痛、失眠、宿醉等
穴位配伍:風池穴配合谷穴、絲竹空穴治偏正頭痛;風池穴配百會穴、太衝穴、水溝穴、足三裡穴、十宣穴治中風;風池穴配腦戶穴、玉枕穴、風府穴、上星穴治目痛不能視。
風池穴對鼻炎的治療作用還是很不錯的。它對近視眼、鼻炎舌頭病、咽喉病、中風不能講話都有很好的作用。對風池穴按揉捏,向深層用力。對捏法,揉兩百次。在風池穴的位置把頭髮消消毒,或者把頭髮洗乾淨,在風池穴的地方進行敲打,每天敲打個兩三分鐘。
【穴位療法及注意事項】
取穴事項:定位此穴道時應讓患者採用正坐或俯臥、俯伏的取穴姿勢,以方便施者準確取穴並能順利實施相應的按摩手法。
風池穴最好用大拇指跟中指對著來捏。捏、拿、揉都可以的,也可以兩個手同時按揉的或者用皮膚針對準位置,自己來敲的,如果揉風池穴一般的就是在100次左右。
按摩手法:用雙手中指指腹按壓風池穴,用力方向由下向上,每日按摩2次,每次按摩2分鐘。劇烈運動引起的排汗不建議揉風池穴,因為此時是人體正常的排毒階段。
艾灸方法:用艾條溫和灸風池穴5~10分鐘,一天一次,可治耳聾、中風、口眼歪斜等病症。
刮痧方法:用角刮法刮拭風池穴,以出痧為度,隔天一次,可治頸痛、落枕、目赤痛、感冒。
針刺方法:針尖微下,向鼻尖方向斜刺0.5-0.8寸,或平刺透風府穴;可灸。
1、以食、中指一起按摩風池穴,聯合嘴唇正下方的凹窩承漿穴按壓之,另取手掌根部末端圓形小骨前方凹陷處神門穴,能夠放鬆頸部肌肉、緩解頭痛和緊張。
2、以兩手指羅紋面,緊按風池穴部位,用力旋轉按揉幾下,隨後按揉腦後,做30次左右,以有酸脹感為宜,此法能對安神催眠較為有效。
偷懶小辦法”——梳頭
人體頭部穴位較多,可以用木梳,或者是手指腹每天從前發跡向頭頂輕輕梳理,這樣能同時對頭部穴位按摩,有助於全身放鬆。對於男士而言更應常梳頭,因為額部有前列腺的全息穴區,同時頭部的許多穴位有調神舒肝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