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跳江自殺就有三個版本,端午節的由來只知道屈原就落伍啦
屈原曹娥什麼的,眾說紛紜的端午節由來,看得我好亂啊!你相信嗎?光是跳江自殺,就有三個版本;端午節到底是紀念誰的節日,屈原跟伍子胥的千年大戰,更是每年戰的不要不要的。
今年,文化銀行帶你看五個不同版本的端午節由來!一個端午,五種表述,除了屈原的故事耳熟能詳之外,剩下的你聽過幾種呢?
一、屈原版
Photo Credit:文化銀行
據史記記載,屈原是春秋時期楚懷王的大臣。他宣導舉賢授能,富國強兵,力主聯齊抗秦,卻遭到貴族強烈反對,遭到去職流放。後來秦軍攻破楚國,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在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羅江而死。
傳說屈原死後,楚國百姓哀痛異常,紛紛湧到汨羅江邊去弔唁屈原。漁夫們劃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屍身。為了不讓魚蝦吃屈原的屍體,因此將竹葉包的米食、雞蛋等食物丟進河裡,自此吃粽子、劃龍舟等,成為了端午節的習俗。
除了投江自盡之外,屈原還有一個讓人熱議的八卦。1944年9月,著名古典文學家孫次舟教授在《中央日報》發表文章《屈原是文學弄臣的發疑》,推論屈原的作品中,多次以愛人比喻自己與楚懷王的關係,讓人不禁懷疑,屈原的死,究竟是亡國的心痛,還是失戀的心碎呢?
二、曹娥版
Photo Credit:文化銀行
曹娥,東漢人,她的父親曹盱是一位術士,經常親自劃船到江中做一些唱歌迎神的工作。在曹娥正好滿十四歲的這一天,曹盱劃著一葉扁舟,從舜江逆流而上去迎接潮神。沒想到天有不測風雲,江面上突然起了風浪,小船被一個大浪打翻,旋即被江水吞沒。
由於江面風浪太大,岸上的人們面對這場突如其來的變故,一時不知所措,無法及時相救,只好嘆息著離去。曹娥聽到父親落江的消息,哭著奔跑到江邊,一邊悲痛欲絕地喊著父親,一邊沿江不停地尋找著父親。
十七天過去了,曹娥在江邊日夜不停地尋找著,哭聲幾乎傳遍了整條大江。在江邊連續尋找守候了十幾個晝夜後,曹娥知道這樣下去是不可能找到父親的,於是,她就將自己的衣裳拋到江水之中,然後雙膝跪在岸邊,對著江水說:「父親,如果您在天有靈,就成全女兒的孝心,讓這衣裳在您所在的位置沈下去吧!」說也奇怪,她拋出的衣裳隨著江水漂流了一段距離後,在一個地方打了幾個轉兒,就沈了下去。曹娥見狀趕緊循著衣裳沈下去的地方,縱身跳了下去。
五天後,江面變得異常平靜,有人隱隱約約看見下游的江面浮著兩具屍體,走近一看,原來是曹娥背著她的父親。當地的縣官得知後,也被曹娥的孝心和壯舉深深感動,下令把他們父女好好埋葬,並且立了一塊碑,將孝女曹娥的事跡記錄下來,供人們瞻仰、懷念。後來,人們為了紀念曹娥,就在她投江的地方建起了「曹娥廟」,曹娥所居住的村子也改名為「曹娥村」,那條舜江也就改稱為「曹娥江」。
傳說曹娥投江救父那天是五月初五,所以,當地端午節的一系列紀念活動,自然也就與曹娥有關了。
三、伍子胥版
Photo Credit:文化銀行
傳說中,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夫差繼位,討伐越國大勝。
越王句踐來求和,但伍子胥認為要繼續討伐,夫差不但不聽伍子胥之言,反而聽信奸臣,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他的屍體投入江中。
老百姓同情他,為了不讓魚吃他的屍體,拿粽子扔到江裡餵魚,並劃龍舟打撈他的屍體。至今,江浙地區吃粽子賽龍舟的傳統依然是為紀念伍子胥。
四、惡日版
Photo Credit:文化銀行
有一說認為端午節源於對惡日的禁忌。農曆五月,正是仲夏疾病流行的季節,俗稱「惡月」,並以五月初五為惡日。
此日為不吉之日,因此也衍伸出在這一天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術、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的習俗,並且人們還避「端五」忌諱,稱之為「端午」。
五、百越族版
Photo Credit:文化銀行
從近代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發現:在長江中下游地區,有一種幾何印紋陶為特徵的文化遺存。
該遺存的族屬,據推斷是一個崇拜龍的圖騰的部族——史稱百越族。他們生活於水鄉,因此自比是龍的子孫,許多祭祀的圖騰也和龍有關。
直到秦漢時代都還有百越人,而端午節就是他們創立用於祭祖的節日,而後也慢慢融入到漢人的節慶裡面。
責任編輯:朱家儀核稿編輯:翁世航
更多精彩......
狼家族網站:Coco狼家族網站
FACEBOOK:Coco狼家族fb
YOUTUBE:Coco狼家族youtu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