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四大養生要穴,做媽媽的值得學習!

中醫認為,小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許多臟腑的功能還不夠健全,稱之為「稚陰稚陽」之體,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歷代醫家對小孩保健都根據這一生理特點提出了許多保健方法,其中之一為艾灸。對小孩實施艾灸療法,可起到防病保健的目的。特別是一些虛寒性疾病,脾胃虛弱的孩子更適合。小兒脾胃虛弱的症狀:孩子消瘦或過胖、臉色發青或黃、易流口水或口水過多、舌苔白厚或黃厚(黃為有熱)、口唇乾或裂(多為脾虛有熱)、易出現濕疹(濕疹的病根在於脾胃虛弱、生濕化熱)、厭食或飲食過多(無節制)、腹部脹大或腹脹有氣、排氣多或放屁有味、腹瀉(包括大便次數多,大便質地不好如蛋花樣便或便水或水便分離)、便秘(包括大便干如球狀、大便幾天一次、大便頭干後正常、排便困難,多為有熱,也有單純脾虛的)、尿床頻繁或小便偏多等。以及孩子主訴的腹痛等。

大椎穴

「大椎為陽中之陽,是脊骨的老大,而下面那個凹陷就被稱為「大椎穴」,治療小兒發燒效果很好」。

大椎穴,古人稱它為「諸陽之會」,這個穴位在背部的最高點,背部本來就屬陽,所以大椎穴堪稱陽中之陽,《甲乙經》說過「大椎,三陽,督脈之會」意思是,大椎是督脈與手部三陽經的交會穴,是小兒防治感冒的要穴。

大椎穴位的作用功效

1.舒緩熱病、瘧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熱、項強、霍亂、嘔吐、風疹、頸椎病、發熱、中暑;

2.治療面部色斑、粉刺、濕疹、過敏皮膚、黃疸;

3.治療肩背疼痛、腰脊強、角弓反張、小兒驚風、癲狂癇證、五勞虛損、七傷乏力

4.現代常用於治療感冒、瘧疾、頸椎病、痤瘡、小兒舞蹈病等。

【取穴方法】

首先正坐低頭(當低頭的時候兩個椎骨才能分開,突出的脊凸才能摸得到,頸部最高的點(第七頸椎)下方凹陷處就是大椎穴,就是兩個椎骨之間,上面的是頸椎,下面的是胸椎。若突起骨不太明顯,讓患者活動頸部,不動的骨節為第一胸椎,約與肩平齊。

身柱穴

身柱穴為督脈之脈氣所發,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臟,屬督脈經,通於腦髓,名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疔毒,寧神志之功效。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溫化痰濕、健腦益智、防病強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兒科的多種疾病。在《養生一言》一書中,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氣,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是保證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由於身柱有健腦益智作用,經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兒神經系統,促進大腦發育,增強智能。

【身柱穴位的作用功效】

1.健全神經系統 可以防止疲勞和促進疲勞的恢復。日本針灸醫家代田文志,在長野縣40所學校對學齡兒童進行保健灸的報告說:「灸過身柱穴之後,不傷風了,食慾增加了,發育也好了,總之,健康狀況改善了。所以,虛弱兒童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長期給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學齡兒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對於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身柱穴被日本醫學界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2.嬰兒消化不良,吐乳、洩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抽風、發育不良、面黃肌瘦,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

3.防止呼吸系統疾患 身柱灸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對於小葉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

【取穴方法】

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個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取穴時,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頭,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脾俞穴

脾俞穴位的作用功效

1.胃潰瘍、胃炎、腸炎等。

2.背痛

3.小兒夜盲,蕁麻疹

4.腹脹、腹瀉、神經性嘔吐、便血等腸胃病

【取穴方法】

特別提醒的是,灸脾俞穴最佳時間是早上7~9點進行。治療糖尿病灸脾俞穴,採用艾條懸起灸,每次10~20分鐘。每日一次或者隔日一次。10次為一個療程,每月一個療程即可。

神闕穴

肚臍眼,位於腹部正中央凹陷處,是新生兒臍帶脫落後,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生命根蒂組織,屬於中醫經絡系統中任脈的一個重要穴位——神闕穴。對神闕穴名含義的解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指神之所舍其中,即生命力所在處;另一種是指神氣通行出入的門戶,為胎兒從母體獲取營養的通道,並維持胎兒的生命活動.古人有「臍為五臟六腑之本」、「元氣歸髒之根」的說法。肚臍皮薄凹陷,無皮下脂肪組織,皮膚直接與筋膜、腹膜相連,很容易受寒邪侵襲,但同時也便於溫養,故神闕穴歷來是養生要穴。溫養肚臍,可鼓舞一身之陽氣。神闕穴鄰近胃、肝膽、胰、腸等器官,通過對神闕的溫養,達到對疾病的防治。

【神闕穴位的作用功效】

1.腹痛、腹瀉等腸胃病症。

2.胃炎、腸炎

3.小便不利

【取穴方法】

仰臥,神闕穴位於臍區,臍中央。仰臥取穴。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