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症狀便血必須「小題大做」,如何區分痔瘡便血與直腸癌便血?
俗話說「十人九痔」。痔瘡似乎是一種很有「群眾基礎」的常見病,除了便血、排便困難等症狀外,似乎也沒有什麼生命危險。不過,出現類似症狀的還有另外一種致命的疾病,那就是直腸癌!
小崔今年25歲,半年前出現便血,以為是痔瘡,所以也沒太在意,自己到藥店買藥自行治療,結果,便血的症狀總是反覆。兩周前,小崔出現了肛周膿腫,特別痛,到醫院一檢查,發現已出現了廣泛的腹腔轉移,已是直腸癌晚期,這時手術治療已沒意義。
如果小崔能及早確診,而不是一直當成「痔瘡」來治,就不會喪失治療的機會。便血往往是直腸癌患者的首發症狀,很多人會認為是痔瘡問題而耽誤正確診斷。其實,無論是何種原因導致的便血,都應儘快到醫院做個直腸指檢或腸鏡檢查,這對直腸癌的診斷是非常有價值的。
如何區分痔瘡便血與直腸癌便血
痔瘡便血顏色鮮紅,血不與糞便相混合,多沾在糞便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後的滴血。直腸癌便血則表現為大便中混有血液、黏液、甚至膿液相互混雜在一起,不易分開,而且往往伴有大便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排便困難等。
「小題大做」防腸癌症狀
其實,腸癌是一種極好預防的疾病,結直腸癌多由大腸息肉演變過來,這個演變是一個長時期的慢性過程,至少5年,平均10-15年。如果能早期篩查發現息肉並處理後就可能阻斷這個過程,阻止結直腸癌的發生。
因此,專家建議,健康人群應從50歲開始,每3年做一次無痛腸鏡檢查。直系親屬有結直腸癌史、自身有結直腸息肉病史者,每年都應做一次腸鏡檢查。持續超過3個月的慢性腹瀉或經常發生便秘、黑血便和黏液便者,也應及時到醫院做無痛腸鏡檢查,以便早期發現結直腸癌,及時採取有效的治療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