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化迷信色彩,佛教唯識論與潛意識學說是相一致的!
人类的意识来源于物质世界,人的意识由自然物质而生,但是却不是物质自然界自发地发展的结果,单纯生命的进化规律并不能说明人类意识社会性的本质,人的意识的形成是自然和社会作用下的一系列复杂的变异、遗传和选择的结果。
西方思想中的潜意识
柏拉图是首先看到在人的意识中存在着某种“既定”东西的,并且用“回忆说”来解释了这一现象。他认为人的意识对于真理追求,并不是什么新的东西,只不过是被肉体所蒙蔽了的,以往就曾有过的东西。
弗洛伊德认为:“我们是从压抑的理论中获得有关无意识的概念。压抑为我们提供了无意识的原型。但是我们看到有两种无意识,一种是潜伏的,但可以成为意识,另一种是被压抑的,无法通过正常的途径成为意识”,“我们把那种潜伏的、只是从描述意义而不是动态意义上讲为无意识的东西称为前意识,而把无意识的术语留给那种被压抑的,动态意义上的无意识”,“我们预先假设前意识要比无意识更接近意识”(《弗洛伊德著作选》第257页)。
荣格提出:原型,集体无意识的内容——与本能相似,二者均为人类人格中的根本动力,分别在心理及生理结构内追求它们固有目标。荣格也把原型称为“原始意象”或“原始隐象”(primordialimages)这些原型不能简单地归结为从遗传得来的观念,他们仅仅是人类心灵中的一些倾向,一旦被触发,就能够以特殊的形式和意义表现出来。“当一种与特定原型相对应的情境出现时,这种原型就被激发,并不可抗拒地显现出来。‘它象一种本能的冲动,冲破一切理智和意志而前进。”
我们的无意识心灵,象我们的身体一样,是一间堆放过去的遗迹和记忆的仓库。研究无意识集体心灵的构造,可能会作出你在比较解剖学中也会作出的相同发现,我们无需认为这里有什么神秘的地方。但是因为我谈论集体无意识,人们便指责我宣扬蒙昧主义。其实,集体无意识一点也不神秘。它只是科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而承认集体无意识过程的存在,也只不过是普通常识罢了。因为,一个孩子虽然不是生下来就有意识,但他的心灵也不是一块“白板”……,大脑生来就有确定的结构,其工作方式虽是现代的,但却有着自己的历史。大脑是在数百万年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它代表了这个历史的成果。很自然,正如身体一样,它也携带着这个历史的痕迹,如果你能摸索到心灵的基本构造,你自然就会窥见远古心灵的痕迹。(见荣格著:《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第41页)。
佛教唯识论中的“阿赖耶识
佛教唯识论认为人们的意识所包含的要素有八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再加上七识末那识(manas)、八识阿赖耶识(alayavijnana)。前六识是人们经验的、后天的认识来源。非经验的东西则来源于阿赖耶识,这个思想集中说明了佛教对于人的意识的社会性来源的看法,阿赖耶识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阿赖耶识记录了人的意识中社会历史活动所输入的部分。阿赖耶识之所以能够变化,并决定着“三世轮回”、“因果业报”的关系,就在于它能将各种社会行为(业)变化的因素“记录”下来。这种“记录”在佛教唯识说中称之为“熏习”。阿赖耶识中之诸法种子有所谓“皆本性有,不从熏生,由熏习力,但可增长”这些种子,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种子皆熏故生。所熏能熏,俱无始有故,诸种子无始成就。种子既是习气异名,习气必由熏习而有,如麻香气,华(花)熏故生。”
八识阿赖耶识所藏的种子是变化的根本,并且决定了其他七识的性质。阿赖耶识是作为潜意识存在的,并决定着表层意识;“根本识者,阿陀那识(阿赖耶识),染净诸识生根本故。依止者,谓前六转识,以根本识为共亲依。五识者,谓前五转识,种类相似,故总说之。随缘现言,显非常起。缘谓作意,根,境,等众缘,谓五识身,内依本识,外随作意,五根,境,等众缘和合,方得现前。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缘合者,有顿渐故。如水滔波,随缘多少。此等法喻,广说如经。由五转识行相粗动!所藉众缘,时多不具,故起时少,不起时多。第六意识虽亦粗动,而所藉缘无时不具。由违缘故,有时不起。第七八识,行相微细,所藉众缘,一切时有,故无缘碍,令总不行”(《成唯识论》卷?,《大藏经》卷31页37)。
这样,佛教的“阿赖耶识”与“潜意识”便有了许多相似之处:
(1)二者都包括了社会历史性,也就是说它并非是纯粹个人经验所形成的结果。
(2)二者都是社会历史的输入,荣格认为“潜意识”是具有文化和社会性的,是社会文化性的沉积,反过来又影响了人的行为,是客观与主观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阿赖耶识”的种子同样是含有人的社会行为即“染”和“熏习”的结果。
(3)潜意识与阿赖耶识对于表层意识都具有决定的作用,二者都决定人的表层意识,影响人的判断,知觉以及思维方式。
认识潜意识是有利于人性改造的,弗洛伊德认为,对潜意识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去适当地调整本我与自我的关系,“自我的任务是把外部世界的影响施加到本我及其倾向上,并努力以现实原则代替在本我中占有统治地位的快乐原则”。
佛教同样认为,众生种种执着,在三性中即为“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而执著实为贪欲所致。“贪:难言哉着之一字也,如之粘物尚不足形容其万分之一,马蹄着于泥涂则不行,飞鸟着于网罗则死,走兽着于陷阱则杀,人心之着于我及我所,更非此等可喻。着者,惨毒之至也。贪之自性为着,反乎贪者,即无着。”
总而言之,长期以来由于“三世轮回”及“因果报应”的解释,使唯识说蒙上了浓厚的神秘色彩,其理论及实践的价值不能被充分地揭示出来,使人们难以正确地评价佛教唯识论的学说。通过西方潜意识学说与唯识论的比较,通过佛教与心理学所探讨问题的一致性,是有助于破除关于唯识说的神秘性和进一步认识佛教的真谛的。进一步说,也是有利于认识我们自身,净化我们的生活,实现心理健康及道德健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