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難,也要陪孩子度過這段時間!錯過你會遺憾終生

生第一年,家裡老人經常勸我:“城裡的生活壓力那麼大,不如把孩子送回老家給我們帶吧!趁我們還有力氣,幫你帶幾年,你好專心做你的工作,打拼你的事業……”

說我從來沒有動搖過,這是假的!畢竟在房價物價都在飛漲的城市裡生活,每個人都有很大的壓力!

但是,“把孩子送回老家”這個念頭出現在我腦海沒多久,就被我打消了。

我問了自己三個問題:

1、如果不陪伴在孩子身邊,哪天她見到我,會覺得我很陌生嗎?

2、如果不陪伴在孩子身邊,她開口叫的第一個人不是“媽媽”,我會難過嗎?

3、如果不陪伴在孩子的身邊,我不知道她在慢慢長大,不知道她在學爬、學走,沒有看到她邁出人生的第一步,我會後悔嗎?

一個堅定的聲音告訴我:會!

於是就算有再多的困難,我也選擇把孩子帶在自己的身邊!就算我不能給孩子提供那麼優渥的生活、每個月我的花銷會更多、下班後我會忙成陀螺、累成狗……但我也不會後悔!因為——

1

孩子3歲前,父母的陪伴太重要了!

心理學家哈洛曾經做過一個非常著名的“母愛剝奪實驗”

1

實驗的初步研究

研究者把剛出生不久的小猴放進了一個籠子中養育,並且用兩個假猴子來代替猴子的媽媽:

一個“猴子媽媽”由鐵絲纏繞而成,觸覺冰冷,但是它的胸前安置了一個可以提供奶水的奶頭,只要小猴餓了,就能從中吸出奶水;

另一個“猴子媽媽”由絨布做成,笑容可掬,有著柔軟而溫暖的懷抱

。但可惜的是它的乳房裡吸不到奶,沒法給小猴們提供任何的食物。

按照“有奶便是娘”的說法,大家都會以為小猴們會更喜歡第一個“猴子媽媽”。然而研究者發現,只有餓的時候,小猴們才去找“鐵絲媽媽”,其余大部分時間都依偎在“絨布媽媽”的懷裡,緊緊抱住它,似乎“絨布媽媽”會給小猴們帶來更多的安全感。

2

實驗的後續

但是,畢竟這個“絨布媽媽”僅僅是觸覺柔軟、笑容溫暖,它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媽媽,無法給嬰兒時期的小猴帶來真正的母愛。

後來,研究者把長大了的猴子們放回到猴群中,發現這些從小缺乏母愛的猴子,基本上都表現出冷漠孤僻、不合群等各種心理問題,甚至發情期也不會懂交配或拒絕交配。即使人工受孕生下了小猴,它們也會殘忍地虐待自己的孩子、或直接咬死。

哈洛的這個實驗有點殘忍,但是給了人類很多啟示,並顛覆了傳統的育兒觀念。在此之前,人們並沒有深刻地認識到父母的陪伴,對一個孩子的成長有多重要。

大家都以為養育孩子,只要保證孩子能“吃飽穿暖”就足夠了。

但是實驗結果告訴我們,一個有智力有情感的生命,會本能地渴求父母的肌膚之親、溫暖的懷抱、慈愛的眼神以及輕柔的話語。這些因素,都是保證孩子健康成長不可或缺的因素。孩子能從父母的陪伴中得到充足的安全感和愉快的情感體驗,這是孩子擁有健康人格的基礎。

否則,等到孩子長大了,再想來彌補ta內心的空缺,這時已經遲了!

2

愛孩子,就要舍得在孩子身上花時間

十月懷胎生下孩子,如果沒有給予孩子親密的陪伴,我們也只是孩子生理上的媽媽,而不是心理上的媽媽,因為:

母子情深,是在一次次喂奶哄睡換尿布中建立起來的;

親密關系,是在一天天的游戲玩耍陪伴中發展起來的;

安全感,是在長年累月無休止的關愛中累積起來的……

也許我們曾經有過一個這樣的疑慮:“你說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這樣黏媽媽呢?”

還不是因為你從孩子的生命之初開始,就毫無怨言地陪伴在ta身邊,甘之如飴、不求回報地滿足ta的一切需求?

3

最重要的3年,做最重要的事!

誠然,沒有哪個父母是不愛孩子的。

有些爸爸媽媽不得不和寶貝分開,也只是想趁自己年輕,多拼一點,讓孩子接下來有更好的生活。

但是,我們很可能搞錯了什麼才是對孩子更重要的。我們以為,愛孩子,就要讓他住更好的房子、上更好的學校、穿更好的衣服鞋子……

不!這些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在孩子眼裡只是浮雲。反而看不見、摸不著的愛和關注,才是孩子真真切切需要的!

捫心自問,我們為老板賣命打工或者自己拼死拼活地創業,三年後就能過上我們想要的生活了嗎?

很大程度上,並不能!飛漲的房價物價,只會讓3年後的我們更加望塵莫及。

然而,把握好對孩子成長至關重要的這3年,給予ta最真切的陪伴,這才是最有價值的3年!否則,錯過了孩子成長的關鍵期,甚至讓孩子的身心發展出現問題,這才是最讓我們追悔莫及的。

還是那句老話,珍惜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光吧!再不陪陪ta,ta就長大了!

而那些每天都陪伴著孩子的媽媽,朵媽想給你們豎起大拇指,帶好自己的娃,的確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事了,然而這真是一件很偉大的事!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