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帶娃和自己帶的區別,為什麼再苦再累我們也要堅持自己帶娃

老人帶娃和自己帶的區別,為什麼再苦再累我們也要堅持自己帶娃

相比以前舊社會,我們女性的地位提升了,但是我們卻變得更可悲了,

我們連撫養孩子的權利都不得不丟給婆婆。

這個社會要求我們像男人一樣去奮鬥,去拼搏,懷胎9月還堅守在工作崗位,

孩子還嗷嗷待哺我們就要含著淚捨棄他回到工作崗位上去。

不然,我們將被社會淘汰,將變為家庭中的弱者、保姆,可有可無的存在。

即便如此我們中好多人還是在多重壓力下選擇自己帶孩子,哪怕再累,再苦。

我們一起說說自己帶孩子和婆婆有什麼區別吧,我們為什麼要自己帶孩子?

一、生情不若養恩

俗話說:“生情不若養恩”,

孩子雖然是我們十月懷胎冒著生命危險生下來的,

但是如果我們迫於生計或者為了自己的事業將孩子扔給婆婆撫養,

那麼在孩子最早的記憶力,那個最親的人就是他的奶奶,我們的婆婆。

即便,長到後回到我們的身邊,對我們也親不起來,中間總有層隔膜的存在。

此外都說,女人只有生個孩子才完整,可是生個孩子不養,

我們錯過了孩子的每一步成長發育,雖然減少了辛苦,可我們終究是缺憾的。

鄰居嫂子就是如此,生孩子半年後回歸了工作,請婆婆在家裡照看孩子,

即便每天她都能看到孩子和孩子有兩個小時的互動,但她依舊是孩子熟悉的陌生人。

獨自帶著孩子坐火車回娘家,孩子看不到奶奶,在地上打滾哭鬧,

她不但無計可施,還差點被人當做了人販子報警。

所以,孩子還是自己帶吧,至少帶著孩子出去我們不會被當做人販子。

二、教育缺失

都說“隔代親”,老人會特別寵愛孩子。

這是不假的,即便老人曾經對自己的孩子很嚴厲,對孫子也都是捨不得罵捨不得打。

小孩子要什麼爺爺奶奶都會笑著滿足,路上常見到

跟著奶奶的小孩子即便牙齒都爛掉了,手裡還是攥著一大把糖;

也有都4、5歲了,還要奶奶推著。

村裡的閒人很多,這些人跟小孩子在一起從不會教小孩子好,

不是教著罵家長,就是嚇唬小孩子要把他賣掉等。

跟著老人一起長大的孩子,常常任性、胡鬧,沒有教養,熟人面前一條龍,生人面前一條蟲。

但是我們自己帶孩子的話,我們會有克制的教育孩子,教孩子懂禮貌,

帶孩子出去玩,見識更多,有時間了我們還會對孩子進行早教。

這些都是老人帶孩子做不到的。

三、日常養護差異

老人在看護孩子的時候也很不科學,比如以前小孩子學吃飯的時候

老人會用口嚼了喂給孩子,但是這些都是很不衛生的。

這種做法體現在各方各面:

1、穿著

朋友說她帶孩子,總是穿得很漂亮,很乾淨。

可是她上班一段時間後,發現婆婆一套衣服總是能讓孩子穿很久,

髒兮兮的,衣服上都是飯漬和地上的灰塵。

她之前給孩子買衣服都是純棉的,婆婆買的都是便宜的,手感差,看著也不漂亮。

她給孩子買鞋子都是合腳的,婆婆買的都大一號,

說是寶寶腳長得很快,殊不知這樣很傷害寶寶的小腳。

2、護理

有位同事把孩子送回了老家讓婆婆照顧。

前段時間回去看了一次後說什麼也要辭職回家照看孩子。

她說以前她給孩子用的都是天然的松達松花粉進行爽身,

結果回去後發現婆婆給孩子用的是那種很廉價的滑石粉爽身粉。

滑石粉就算了,每次撲粉的時候動作都很大,甚至寶寶【下☆體】也會擦。

她告訴婆婆,滑石粉會致癌,換成松達松花粉,

結果她婆婆很不高興的說:

“致什麼癌,她爸小時候就用得這個,不也沒啥事。”

其他事件上她們也存在真很大的分歧,一言不合她直接將孩子抱了回來。

3、吃飯

小孩子吃飯,適量就好。

老人往往“多多益善”,認為多吃有利於長高,

其實不然,吃太飽也會影響寶寶發育。

老人疼愛孩子,孩子喜歡吃什麼都會寵著孩子,達不到營養均衡。

說實話,帶個孩子不就耽誤了我們幾年的事業?

不就耗費了我們幾年的時間?

但是卻讓我們的孩子享受到了完整的母愛,

享受了良好的教育、成長環境,拉近了我們和孩子的情感。

聽說和老人一起長大的孩子

比和父母一起長大的孩子心理更脆弱,更孤僻,也更敏感。

為了不讓我們錯過孩子的成長,為了讓她心理更健康,我更想自己帶孩子。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