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憂郁症,一定要知道! 我要怎樣做才對? 什麼話千萬不可以說! 不要再逼他進死角! 如何幫他走過精神障礙!
如何讓憂鬱症患者就醫?
一般來講,讓憂鬱症患者就醫都不是難事。憂鬱症患者不願意就醫,通常是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有憂鬱的現象,但是它會知道自己最近的表現越來越不好,或者有心悸、胸悶、暈眩、失眠或容易冒汗的問題。所以你們就可以藉口要患者到醫院給醫師看看,看看哪裡有問題,倘若沒問題,那不是更好?
絕大多數的憂鬱症患者在對自己的病情稍有認識之後,又因為自己身體確實有不舒服,所以在「親友團」的支持下,都半推半就的會願意就醫。但是就醫過程中,你們這些親友團可以重責大任──由於憂鬱症患者的專注力往往會比較渙散,患者可能會記不清楚醫師的處方,你們可得牢牢記住,並在回家之後,好好盯著病人,依照醫囑形式,不要懈怠。倘若有任何副作用,也不必等到下一次門診在回去問醫師──立刻打一通電話到該醫院找原醫師問就可以了,倘若醫師太忙,那至少也有專業藥師可以問。
只有在一種相當少數的狀態下,憂鬱症患者才會嚴格拒絕就醫。那就是重度憂鬱症發展到很嚴重的時候,已經出現了精神病的症狀,而且有強烈的自殺意念或被害妄想,這時,患者自然無法溝通,需要親友們強制將患者送醫。這時,讀者不妨參考另一本拙著──張老師出版社發行的「幫他走過精神障礙」。裡頭對於如何幫助患者強制送醫,有相當清楚的描述。
倘若自己或親友被診斷為憂鬱症,該怎麼辦?
倘若自己被診斷為憂鬱症,或是親友被診斷為憂鬱症,那做法很簡單,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並接受心理治療即可。萬一你找到的醫師是那種門庭若市、只會開藥的名醫,那你就苦了,因為你可能會吃了一大堆藥物,但心結始終沒辦法打開。這時你可能得去找心理師或社工師進行心理治療。關於這部分的資訊,我會在本書後面的附錄中列表清楚。
醫師開藥的時候,儘管問,把醫師問到生氣也沒關係。因為這是你的權益。然後拿到藥物後,趕緊去翻藥典,這裡可以參考另一本拙著──藝軒圖書公司發行的「臨床精神藥物學」。裡頭對於所有的藥物,都會有很詳盡的介紹。讀者不要以為這是對醫師不敬,事實上恰恰相反──你在保護這位醫師,也在保護自己。醫師是人,藥師也是人,兩個人一起開藥,還是會出錯。你得自己保護好自己。所以民眾領到藥,一定要去翻那本臨床精神藥物學,看看到底有什麼副作用,又會怎樣。有些民眾比較偷懶,不想花錢買藥物學,而只是去借藥典來看而已。但這做法是不好的。因為藥典要包含所有的藥物,所有的描述都只是語焉不詳的幾句話而已,讀者讀了之後,不但不會有豁然開朗的感覺,往往會更加困惑。
倘若你在閱讀藥物學的過程之中,發現了一些看不懂的地方,你不妨拿著書,直接去問醫師。偷偷告訴你一個秘密:因為拙作「臨床精神藥物學」是精神科專業的教科書,所以只要你拿著這本書去問醫師,醫師就立刻以為,你或你親友是有「實力」的,要不然怎麼會找到這種冷門的醫學用書來看?醫師通常會特特別別對你們客氣,不只親切許多,還會詳細解釋。這是後話。只是略為提過,倒不必大肆宣傳。
身為親友,該怎麼關心患者?
家屬面對患者正遭受憂鬱症的苦處時,通常會很難過,而急著想勸勸他,讓患者的情緒好起來。但是筆者必須說,這是一種非常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一個動作。
因為情緒之道,變化萬千,患者在憂鬱狀態下,他的心理思維方式已經跟一般人不太一樣,倘若你用一般勉勵人的話來勉勵他,他可能獲得的是反效果。
我自己在治療憂鬱症患者的時候,都會有一種我拿著心靈的刀片,在為患者的心靈開刀的那種戒慎恐懼。其實,一個不小心,傷害就會造成。某醫學中心就曾經發生醫師跟患者一言不和,患者衝出會談室,門外就是車道,正好被迎面而來的計程車撞死的悲劇
。所以,讀者千萬不要在一知半解下,隨便為患者做些什麼。我舉幾個例子好了,讀者應該比較能理解我的話──
「想那麼多幹什麼?反正都出來玩了,還哭喪著臉幹嘛?」:這是一句鼓勵的話。
但在憂鬱症認知與心理修整之後,卻會變成你在對他說「你很過分呢!大家出來玩,就是要快快樂樂,而你卻哭喪著臉,把全部的氣氛都給打破了。」
而患者也會自責:「為什麼我總是那麼爛,讓大家都要為我擔心?我還不如去死了算了。」知道了吧?連這麼一句簡單的話,透過憂鬱患者的心靈,什麼意思都可你產生。
所以要關心患者,第一件事情就是「不要亂說話」。
絕對不能說的話包括下列幾句:
「你真是處在福中不之福呢!都那麼好命了,還那麼難過?為什麼不去看看那些悲慘到沒飯吃的人呢?」、
「不要怕,我一定會照顧你下去,不管你怎樣,憂鬱一年也好,憂鬱十年也好,我都要照顧下去。」、
「不要想太多就是了。」、
「你就是愛鑽牛角間。」、
「你難過什麼?我比妳難過都撐下去了,你那一點事情算什麼?」、
「開心點嘛!大家都喜歡看到快快樂樂的模樣,你看,你笑了,這樣無是很美嘛?為什麼要板著臉孔?那多難看?」
像這類的話,一時也寫不完,也許以後有機會,我會把這些幾乎可以說是「劇毒」的話列成一本書,一一描寫他們為什麼不能講,以及他們會有什麼傷害性的來由。這些聽起來再平凡不過的語句,其實都沾滿了血跡,筆者在自己的行醫經驗中,不知道已經遇到多少人為了上述那些話自殺。
在我能整理出「禁忌書」出來之前,煩請讀者還是千萬要記住:上面列舉的那幾句話都不能講,否則你等同在逼患者去死。
讀者也許會說:糟糕!上面的那些話都是我常講的。那現在我什麼都不能講了,我該怎麼辦?
答案很簡單...閉嘴
坐在患者身旁不遠處,陪伴。他不開口,你也不開口,但是你一直等著他,保持輕鬆。
倘若他始終不說話,妳也可以藉機休息一下,但是他若有話要說,你就得全身灌注,聽他再說些什麼話。
其次,衡量你有多少時間可以陪患者。千萬不要做超出自己能力的允諾。你超出能力的允諾之後,到時候萬一跳票,傷害更大。即使沒跳票,也會累死你。
你就安排一個固定的、你可容許的時機,來陪陪患者。陪他的時候,就是專門陪他,他開口,你就接腔,主題百無禁忌,只要不刻意專注在疾病問題上就可以了。
他如果閉嘴了,也不代表你講錯話,他閉嘴可能只是他累了而已。一切順其自然。
注意自己,保護自己的權益,不要開出太過誇張的支票,更不要損失別人的利益來支持患者(譬如:丟下家事都不顧,全心去照顧自己的哥哥等),在你可承擔的範圍底下,去做傾聽患者的動作。這就是協助憂鬱症患者的根本心法。
....................................................文/Dr.陳俊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