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別在意成績

教孩子別在意成績

孩子的未來,除了課業之外,還有其他的問題要面對。讓孩子知道,課業並非全部,只是生活中的一環;鼓勵他盡力把事情做好即可,不用一直跟人比較……

教孩子別在意成績

張緯宇

狀況1

Image result for 1 image

女兒參加資優班甄選以一分之差落榜,她表弟也參加考試,結果順利考上。祖父幫表弟舉辦慶功宴時,她很不開心,還常拿自己跟其他資優生比較。我很心疼她,該怎麼幫助她?

面對甄選落榜的遺憾與失落,是一種很自然、卻需要予以呵護的心情。資優班不應該等同於孩子的全部,而比較也總是容易讓孩子陷入嫉妒與羨慕的複雜心情漩渦裡。以下四點建議,分享如何陪伴孩子面對落榜所帶來的失落。

一、誰說我不在乎。面對孩子的期待落空,當下心裡所浮現的失落感、委屈、難過、傷心、抱怨或不服氣等感受,是非常自然且真實。別和孩子說「沒關係」、「無所謂」、「不要太在意」、「下次再努力就行了」等話語。

試著接納及允許孩子這些情緒,並同理反映孩子的感受,「姊姊,我想面對一分落榜,一定讓你感到難過與遺憾。表弟的上榜,多少也讓你感到又嫉妒、又羨慕,以及心中忿忿不平。」給孩子時間,讓心情慢慢調適。

二、想法的修正與微調。試著聽聽孩子如何詮釋資優班甄選這件事。請像LINE的主角「熊大」一般,靜靜聆聽孩子的說法。先不要給予任何的評論、反駁、說服或道理,試著從聆聽中,細膩的留意孩子是否出現不合理的想法。例如是否以偏概全,認為沒考上資優班就是沒有用、糟糕透頂、未來完蛋的孩子等。待孩子心情平靜後,再慢慢的去引導孩子以合理的方式看待自己。

三、比較出沒,注意!比較很自然,比較無所不在,只是比較總是容易讓孩子錙銖必較,將注意力放在對自己不利、弱點或限制上,而忽略了欣賞自己的優勢特質,更忘了感受參與過程中的美好。大人怎麼想,孩子怎麼看。提醒自己平時不要太過於強調結果、論輸贏,或流於孩子很聰明、很厲害等比較的概念上,而徒增孩子的得失心,壞了好心情。

四、尋找「心」寄託。面對落榜所帶來的失落感,可以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至新事物。透過焦點重新轉換,讓孩子再次看見自己的優勢與強項。在肯定的過程中,請將注意力反映在她的特質上,例如專注、體貼、細心、善解人意、誠懇、溫暖、幽默等。當然,也可以提供符合孩子能力水準的學習內容,以滿足她的探索、好奇、熱情、興趣、自信、參與及好心情。學習,其實無所不在。(王意中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臨床心理師)

狀況2

Image result for 2 image

六年級的兒子下學期表現明顯退步,和老師討論後,了解成績退步的部分原因來自同儕。老師說:「到學校就是來學習的,不要只想交朋友......」但對這番話我有些存疑與保留,該怎麼辦?

由問題看來,家長了解「孩子重視朋友、和朋友相處中習得社交技巧」是重要的,但同時對「交朋友與學習衝突」這議題產生了一些疑惑。以下提供幾點建議:

一、上學目的不只有「課業」。到學校理所當然是為學習而來,但學習的內容是廣泛的,包含知識、生活、待人處事。倘若到學校的目的只狹隘到為「課業」而來,那麼以目前世代的變化,尤其是網路時代,學校則可以退場了,因為無遠弗屆的網路,如維基百科、YouTube就可以滿足許多知識學習的欲望,相對上老師的知識權威的角色也會受到挑戰。因此學校除了是獲得知識解惑的場所外,更是群體互動與人際學習的重要場域。

二、了解內在需求,取代指責和外在歸因。當孩子的行為產生了一些變化,先說教或過於外在歸因不僅無效,家長還會錯失了解孩子內心的機會,同時也讓孩子錯失學習和成長的機會。

因此,孩子的學習態度若有明顯的變化,家長可以先傾聽孩子對學習的感受和想法,父母可以這樣問孩子:「成績退步並不是你故意的,或許你遇到了一些困難或什麼原因,你要不要和爸爸(媽媽)說,我們一起想辦法。」在此同時,讓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指責,而是爸媽真誠的想了解他、關心他,並且願意和他「合作」。

三、關心課業外也關心「遊戲」。

「遊戲」和「學習」對孩子而言是同等重要的,尤其「遊戲」可以帶來「動能」,驅趕「無聊」,增加了對學習有利的條件。所以,父母除了關注孩子學習的成果如何,更需要經常關心他:「玩得滿足嗎?開心嗎?」關心孩子的需求應是全面的,孩子即將步入課業壓力極大的國中,定期安排全家與孩子同樂的「家庭快樂日」更是不能少。

四、親子共同討論讀書計畫。當具備以上所提「合作」與「動能」時,親子可以一同討論、訂定讀書計畫,例如:如何安排讀書時間、需要運用何種資源、希望達到的目標、挫敗時該如何面對、成功時如何慶祝等,並且約定定期檢討和修正。(莫茲婷 台灣兒少生涯教育促進會理事、格瑞思心理諮商所所長)

狀況3

Image result for 3 image

七年級的兒子成績很好,班排名第一、校排名第三,讀書一向自動自發。但我一點都開心不起來,他太在意成績了,常擔心會考不好。我們問他:「會累嗎?」他都回:「還好啦!」該如何讓孩子對成績的要求不要那麼高?

在現今重視升學的社會,有這樣自動自發又學業出色的孩子,應該羨煞了許多家長;但孩子過度在意成績表現也帶來擔憂,針對此部分,以下方式提供參考:

一、了解氣質,支持情緒:

孩子在意課業,應該其來有自。建議花點時間回想一下,孩子幼時是否堅持度較高、好勝心較強、自我要求完美?如果是的話,這是他天生的氣質,加上孩子已經七年級,習慣了這樣的模式,可能在改變上需要耗費多一點的心力。也可以再回憶看看,孩子過去是否也曾表現對成績過度重視?孩子擔心考試成績不理想時,會出現什麼樣的行為或情緒反應?過去他是否曾因成績未達預期而有挫折反應?試著接納孩子的特殊性,適時給予支持,並與他討論他的身心健康、壓力與情緒對他生活的影響等。

二、訂立目標,彈性調整:部分孩子在進入國中階段,本身就會對未來的學習生活有所期許,但也可能會受到家人、親友的期待所影響,將之攬在自己身上,無形中擔負了壓力。家長可邀請孩子談談他對未來的想法,聆聽過程中切記不要太快給予評價與指導,接納孩子所說、所想,並用引導的方式,提醒孩子沒有思考到的方向供其參考。如此將有助於孩子思考彈性,不致過於執著而產生壓力。

三、培養興趣,轉移重心:若孩子的生活,除了補習與觀賞自己喜歡的節目外,沒有其他的娛樂或休閒。家長或許可以利用週末時間,帶孩子出去走走、鼓勵孩子運動,或是陪伴他進行親子活動(如桌遊),引導孩子放鬆心情,並將課業學習中所遇到的壓力做適度宣洩。(何采諭 臨床心理師、兒童繪本作家)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