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勁爆消息!這必大力分享出去!火箭~踢爆!魏公公在欺騙華人!有證據證明!大家一起來聽聽看!(內有視頻)
一起來看古來國會議員張念群踢爆魏家祥的詭辯!
张念群秒杀魏家祥!马华爱华小?马华老二魏家祥用诡辩的方式误导华社说马华有争取到兴建新华小;但是行动党张念群却提出种种数据证据证明魏家祥在欺骗不懂历史的华裔青年,秒杀魏家祥!
一起來看古來國會議員張念群踢爆魏家祥的詭辯!
誠如繳稅是所有大馬公民的義務,無關我們知否支持當今的政府;華小的增建、所獲得的撥款也是所有大馬公民的權利,無關我們把選票給誰。
馬華今天最大的罪過,就是縱容首相納吉把華小當成政治資本,魏家祥繼續為納吉塗脂抹粉,這不是在捍衛華教,而是把華社的尊嚴踩在腳底!
馬華1999年迄今,新校及遷校104所??
魏家祥的詭辯
馬華署理總會長魏家祥發表了近3千個字的文告,我將逐點反駁,揭露他是如何玩弄數字遊戲。
(圖一)
1. 魏家祥的數字以1999年為起點,為什麼?數字是相對的,沒有比較是沒辦法讓人看到事實的全貌。
魏家祥的數字以1999年為起點,因為如果時間線再往前推,我們就會發現從1970年至2016年,華小的數量從1346所變成了魏家祥口中的1298所,可是學生人數卻從43萬9千人增加了10萬2千人,至54萬2千人。
華小的學生增加學校卻減少,可是國小卻沒有類似的問題。如果馬華要為1999年後的17所新華小邀功,那麼是不是也應該為1970年至今所關閉的華小向華社鞠躬道歉?
2. 教育部17年批准了17所新華小,國小呢?就算我們以1999年作為起點。
魏家祥口口聲聲說教育部17年批准了17所新華小,可是從2000年至今,國小也增加了484所。華小生占了全國政府小學人數的20%,請問魏家祥,建校資源有獲得公平的分配嗎?
(圖二)
3. 17年「只」批准了17所新華小,是因為華小夠了嗎?這個問題,董教總2006年9月26日的文告是最好的回答。
早在八十年代,雪隆巴生河流域及新山等地區已經出現華小不足的現象,但政府卻漠視當地華裔居民要求增建華小的意願,使到城市華小爆滿的現象年復一年的重演。
董教總近年根據政府的各種報告和資料,展開增建華小的研究工作。
研究成果顯示,估計目前雪隆巴生河流域、柔佛州新山縣和檳州總共缺乏 134 所華小!
(圖三)
4. 國小保留地的魔咒已打破?魏家祥宣稱,華小不能使用國小保留地的魔咒已在1999年,時任教育部長的納吉和馬華公會經過協商後打破。
果真如此嗎?我讓教總2010年的文告回答魏家祥:「教育部長納吉於1999年9月20日批准10所華小遷校時,就在批准函件上寫明校方必須負起尋找校地和建校的責任。
而教育總監阿都拉菲於2004年3月4日批准17所華小搬遷時,更是明確地在批准公函上列明,有關學校的董事會和家教協會必須負責建校及自尋遷校的土地,而且有關建議的校地必須不是政府學校保留地。」
政府於1999年批准興建6所新的華小時,也在有關的批准公函說明興建華小的地點必須是由校方自行負責。雖然最後5所已經竣工啟用的華小都是建立在政府保留地,但這都是必須經過華社的極力爭取才獲得的成果。
如果教總不夠權威,或許我們也可以參考前馬華總會長蔡細歷於2010年針對「華小保留地」所發表的談話:
(圖4)
目前許多發展商都有在屋業發展圖測畫上學校保留地,可是現有的更改土地指南,這些學校保留地只是供國小或國中使用。
一旦新指南獲得通過,新華小及遷校校地問題將能夠獲得解決。」魏家祥如果想要自圓其說,請回答我一個簡單的問題。根據教育部的指南,小學的校地應該是介於6 英畝至8英畝。
為何2008年宣布,2015年8月啟用的沙登嶺華小卻只有3英畝的校地?
雖然附近一帶共有8塊學校保留地? 總結:這過去17年,表面看來政府批准增建的華小比過去來得多,可是大部分的新華小都是在大選來臨前才獲得批准。
這種根據政治需求而選擇性增建華小的做法,根本就無法全面解決華小的困境,也沒有真正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待華小的問題。
誠如繳稅是所有大馬公民的義務,無關我們知否支持當今的政府;華小的增建、所獲得的撥款也是所有大馬公民的權利,無關我們把選票給誰。
馬華今天最大的罪過,就是縱容首相納吉把華小當成政治資本,魏家祥繼續為納吉塗脂抹粉,這不是在捍衛華教,而是把華社的尊嚴踩在腳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