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出家人的稱呼,你知道多少?

有關對出家人的稱呼,不思量不知道,一思量嚇一跳。

各種稱呼五花八門,數量上還真不少,別說一般在家居士難以區分,就算作為新學的出家者,也未必分的清楚,更或者,區區一篇小文,根本不足以將各種稱謂詳細的說明。

因此,僅挑一些現實生活中用到的,略為介紹一下。

首先說“法名”、“字號”的問題。按說,現如今在名字上保留古代傳統的,可能也就只有出家人了。

中國古代,不論僧俗,都是有名有字有號的。名與字不相同,如《三國演義》中劉備一出場得這麼說:“在下姓劉,名備,字玄徳。”那麼關二爺呢,就說:“某家姓關名羽,字雲長。”一直到了近代,像孫中山,姓孫,名文,字載之,號日新,中山也是他的外號之一,也都還是這個傳統。

現如今,因為受西學影響,大家已經不再另取名與字,只剩下姓與名了,填資料,也只有姓名一欄。

但是出家人,依然保留著名與字的傳統,每位出家人都有兩個名字,一為法名,一為字號。

更具體的分,字號也應該是分開的,字是師長給予,方便外人稱呼,號是自己選的,類似於今天筆名、網名。

像智者大師,法名智顗,字徳安。

再比如虛雲老和尚,法名演徹,字德清,號才是虛雲。法名是師長或者長輩才能稱的,一般在戒場,戒師稱戒子法名,師父稱徒弟法名。

平輩之間,或是晚輩,不能直呼法名,只能稱字號。

比如智者大師,當時的僧人們,斷不敢直呼智顗,只能稱德安。

然而,本人自稱,或信件落款,作為自謙,應當自稱法名。

其次,“師父”與“師傅”,許多人傻傻分不清,“父”與“傅”混用。

其實很簡單,將之能與父輩比肩的,稱“師父”;能傳授技藝、知識的,稱“師傅”,比如木匠師傅、茶藝師傅等。

出家人,所傳授教導的是精神層面的佛法,給予的是法身慧命,有教育之恩,因此稱“師父”。

當然,若個人以為,師父所教的,不過是些活命資糧,不能達到精神層面的幫助,不堪“師父”,那叫“師傅”也無妨。所以,“師父”其實是雙方面的考核,不僅僅是在家信眾對出家眾的尊稱,也是出家眾自我反省的根據。

再者呢,“大師”這個詞,原本是對佛的尊稱,是個專有名詞,經典中有尊稱佛為“大師”的。

佛入滅後,後人對高僧大德或者各宗祖師,也會稱大師。

這是因為後人對祖師的敬重,但是這個稱呼也僅僅是在祖師們圓寂後才用。

現如今有些人對活著的僧侶稱“大師”,自以為是恭敬,實則是很不恰當的,甚至有時候會被人覺得有點戲謔的意味。被稱呼者,也切不可沾沾自喜,一則稱呼原本不合適,二則,沒有大修行,自居高名位,實在是非常損福報的事,不可不謹慎。還有“上人”一詞,在《摩訶般若經》中說:“何名上人?佛言若菩薩一心行阿耨菩提,心不散亂,是名上人。”從這個層面講,上人的境界也是非常高的,能處於正覺,心不散亂,這種境界也就是聖者境界了。

這個稱呼與“大師”一樣,具有崇高的境界與地位,只是,現今一些人,不知其中真義,任由弟子們以此尊稱,也不糾正,恐怕也是不合適的,搞不好也會有損福報。“法師”是對精通經論的僧人所特有的一個稱呼,如玄奘法師,精通經、律、論三藏,我們稱他為“三藏法師”。

對於戒律精通的,可以稱為“律師”,如道宣律師。對於論藏精通的,稱“論師”。法師中,“三藏法師”是最高的稱謂,其次是“法師”,然後是“律師”、“論師”。現如今,只要是個僧人,都稱“法師”,乃至於剛出家,尚未學經,尚未受具足戒,也稱法師,其實是對“法師”一詞的輕率。更有甚者,有些人,自我落款,也在名字後面寫上“某某法師”,這就有點鬧笑話了。

還有“禪師”一稱,也是對於出家人的尊稱,《善住意天子所問經》卷下說:“天子問文殊師利言,‘禪師者,何等比丘得言禪師?’ 文殊師利答言天子,‘此禪師者,於一切法,一行思量,所謂不生,若如是知,得言禪師。’”即是比丘能得禪定波羅蜜,對於實相有所證悟,方可以稱為禪師。又如南朝陳宣帝稱南岳慧思和尚為大禪師,唐中宗賜神秀和尚以大通禪師之號,都寓有非常尊崇的含義。

後來,因為禪宗的盛行,也用於對一般和尚的尊稱。

按理說,禪師也是個很高的稱呼,首先要真正有禪修功夫,甚至如果按照經文來說的話,那得證實相的聖者才算真正的禪師,所以,一般的禪修愛好者,肯定不能隨便稱禪師了。

就算條件放低一點,也應該是對禪修有好樂之心,而且真正在禪修上用功的人,才可以以此稱謂吧?

再說一下“和尚”,本來的意思是親教師,古代一個寺院裡,只有住持方丈才能以“和尚”稱呼,因為德高望重,而且能住持佛法,教導僧眾,領眾修學,這才可以稱“和尚”。許多人不知規矩,凡見到個出家人,都稱“和尚”,實在是個錯誤。當然,現在“和尚”一詞已經成為通俗的稱呼了,等同於出家人的概念了,也是沒有辦法的。

但是,作為學佛人,還是應當注意。

還有“尼姑”,這個詞是“比丘尼”的俗稱。“尼”字,在印度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的出家女性,沒受戒的叫沙彌尼,受具足戒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或女比丘。在中國,將未出嫁的女子稱為姑,古代佛教中修行的女子大多童真入道,因此稱沙彌尼及比丘尼為尼姑,這其實是將印度語與中國話合並的一個名稱,並沒有侮辱的意思,甚至有些人覺得這種稱呼顯得親切。

在宋代的《傳燈錄》中,也稱佛門女眾大德為“師姑”或“尼姑”的。只是到了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將尼姑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開始有了貶義。現在大家如果稱出家的女眾師父為“尼姑”,仍然是有點不尊重的感覺,是不太合適的。

說到出家女眾的稱呼,江南一代還有叫“師太”的,最早應該是對女眾寺院住持的稱呼,相當於女眾僧團之首,如普陀山,至今還保留著這個稱呼,甚至有的人將年輕的女眾出家者稱為“小師太”。只是近些年,已經沒有人這麼叫了。

對於出家人的這許多稱呼,雖然復雜,但個人的觀點是,在家眾凡是皈依了,稱呼出家眾應以“某某師父”比較妥當,因為皈依,即是皈依一切僧寶,一切僧眾都是師長。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出家、在家眾有別,在家眾與出家眾不能互稱師兄或師弟,哪怕皈依師父是同一位,但出家即為僧寶,也應當稱其為“師父”。

而且,師父沒有大小之別,經典中說“沙彌雖小不可輕”,因為他已經走出解脫之門的第一步。因此,對年紀小的出家眾稱呼“小師父”、“小法師”也是極不妥當的。出家眾平輩之間,稱“某某師”是可以的,對長輩則應稱“師父”或“某某師父”更為合適。

記得早年間,有回見到師兄,一高興,直接喊了師兄法名,被師父整整訓了三天。而師父至今,喊我依然都是“某某師”,想來這才是僧團的傳統。我的手機電話薄,大凡出家人,法名後必定注“師”、“師父”“法師”等稱謂。這也是源於早年間,某位師長看我手機,罵我“你有多少福報,可以對諸師直呼其名”。

我們學佛修行,凡事都可見於細節,許多好的傳統也都是在細微處保存下來的,相互間的稱呼自然也是傳統之一。

近日偶然談及這個話題,略有所感,寫個小文章囉嗦幾句,希望我們都能在細微處用心下功夫。文中內容或有不盡准確之處,還望大家多多包涵多多指正。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