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重要!知多點【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 在馬來西亞有錢沒權?】請你們花一點時間來閱讀這篇文章!

非常重要!知多點【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 在馬來西亞有錢沒權?】請你們花一點時間來閱讀這篇文章!

馬來西亞華人為什麼在馬來西亞有錢沒權?

華人注意力主要在掙錢 其他無興趣很多人不了解馬來西亞乃至整個東南亞華人群體的特殊遭遇,才會有上述那種荒謬而幼稚的現象。

MH370事件以來,在公共輿論中,馬來西亞華人頻頻被稱為「馬來華人」、「馬華」。

在馬來西亞華人眼裡,這些稱謂都是別有所指的。

馬來西亞屬於多民族國家,總人口2800萬,馬來人、華人、印度人這三大民族構成了馬來西亞人的主體。

其中,馬來人並非馬來西亞人的簡稱,而是馬來西亞的一個主要民族,又稱巫族,信奉伊斯蘭教。

華人約六百多萬,是僅次於馬來人的第二大族群。

二戰結束時,馬來亞殖民地(馬來西亞舊稱)500萬總人口中,馬來人佔50%,華人佔38%,印度人佔11%(該統計數字不含新加坡)。

因華人普遍比較富裕、平均受教育程度高,但是因為人口出生率低,2010年華人在總人口中已經降到24.6%。

據古書記載,遠至漢唐,就有中國人遷居今日馬來半島的記錄。

明朝時,兩廣、福建的華人就移居馬來半島並與當地人通婚,滿清入關後閉關鎖國,這些人被隔絕於海外,逐漸形成一個被稱作「娘惹峇峇」或土生華人的族群(馬來西亞主要華人政黨「馬華公會」創始人陳禎祿即為土生峇峇華人)。

鴉片戰爭後,中國的閉關鎖國狀態被打破。大約在同一時期,開闢了海峽殖民地(轄區包括今馬來西亞、新加坡)的托馬斯.萊佛士爵士苦於缺乏勞動力,他鼓勵中國人前來定居,大批華工從人多地少的華南各地來到馬來亞。

英國殖民官員說,「華僑是世界上最強健、最雄心勃勃、最能相互支持,腦瓜也最靈活的移民」,很多華人身無分文來到馬來亞,不知疲倦的工作、攢錢、成家立業,最終成為百萬富翁。

抗戰馬來新加坡華人佔捐款全部2/3馬來亞華人雖然孤懸海外,但歷史上卻一直心繫祖國。

光緒年就有馬來商人為朝廷捐款80萬兩白銀買軍艦,卻被朝廷挪去修了頤和園。 

《辛丑條約》簽訂後,馬來亞檳城的寺廟方丈還募款數萬銀元捐給朝廷以資「庚子賠款」,獲頒御賜的匾額。 

1911年同盟會發動廣州起義事敗,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中很多人是馬來亞華僑。

抗戰爆發後,馬來半島的華人華僑積極支援祖國抗戰,馬來亞和新加坡的華人華僑為祖國籌款占到了全世界華人捐款的2/3。

二戰後,以華人為主的馬來亞共產黨在1947年發動了爭取獨立的游擊戰,1948年,英國殖民當局宣布馬來亞進入了持續十二年之久的「緊急狀態」。

在此期間,發生了很多大事:1949年馬華公會成立(簡稱「馬華」),至今仍為馬來西亞最大華人政黨。

同一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由於意識形態對立,100多年來中國人移居馬來亞的移民潮停止。 

1957年,馬來亞殖民地宣布獨立。

華人佔據富豪榜頂尖 形成民族矛盾和東南亞其他國家類似,在馬來西亞,不到總人口25%的華人佔據著經濟金字塔的頂端。

在馬國十大富豪排行榜上,華人佔八席。長期以來華人普遍比其他的民族富裕的情況,無形中造成了民族間的矛盾。

馬來西亞政府曾推行明顯具有歧視性的政策,如曾規定每家公司都至少要雇用30%的土著。

在教育上,大學要保留一定的份額給土著。

對中文教育採取打壓態度,規定不以馬來語為主要教學語言的中學都領不到政府的津貼。

90年代以來,泰國具有中國血統的總理輩出,前總理他信的內閣成員中據說一半成員都有中國血統。

華人雖然是佔馬來西亞人口第二位的族群,卻從未像僅佔泰國人口12%的華人那樣取得顯赫的政治地位。

馬來西亞一些政客也曾發表一些歧視華人的言論,比如2008年馬來西亞政客阿末依斯邁爾在地方選舉中曾拋出「華人寄居論」,他說馬來西亞華人「切莫嘗試像'美國猶太人'一樣,在掌控經濟之餘,得寸進尺要掌控政治」。

參考來源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