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185年簡史(1819-2004)

馬來西亞的華文教育,若從1819年在檳城所建立的第一間私塾——五福書院算起,已有185年的歷史,其中經歷無數的風雨波折,起落浮沉。

1819-1919從私塾到新式學堂

在馬來西亞,華文教育一開始便以民辦教育的姿態出現。當時華人由中國大量移民到馬來西亞當勞工。為了教育子女,就在會館、宗祠、神廟或其他簡陋的地方建立私塾,以方言媒介傳授《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或《四書》、《孝經》之類的經典古籍,以及書法、珠算等。

1898年,中國滿清政府采納維新派的主張進行教育改革,建立了新式學堂,並推行到馬來西亞。馬來西亞東馬最早的新式華校是1903年創立的沙巴古達區樂育小學,而西馬的第一所現代式華校則是1904年創立的檳城中華義學,所教授的課程包括修身、讀經、國文(華文)、外國語(英語)、歷史、地理、算術、物理學、體操等。此後,各地私塾競相仿效。五四運動之後,教學媒介語即由方言改為普通話。

隨著1911年中國辛亥革命成功之後,馬來西亞華人由於受到中國革命思潮的影響,興學之風更盛,使華文教育出現欣欣向榮的盛況。截至1920年止,馬來聯邦共有華校181所,海峽殖民地則有華校313所。

這個時期的特點是,英殖民政府推行“英文至上”的政策,英文教育是少數統治者的特權教育,對華文教育則漠不關心,讓其自生自滅。由於歷史和文化的因素,當時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是中國僑民的教育,它的學制、媒介、教學法與教學目標等皆直接受到中國教育制度的影響。

1920-1940英殖民政府插手華文教育

1920年,英殖民政府實施學校注冊法令,規定凡滿十名學生的學校便須注冊,而且必須在課程、行政與衛生等方面符合殖民政府的要求。注冊法令實施後,立即有十多所華文學校被取消注冊,而且在1925年至1928年之間,至少有315所華文學校被取消注冊。

英殖民政府這項法令的矛頭主要是指向華文學校,因為當時的馬來西亞華文學校深受中國政治思潮,特別是具有鮮明反殖與民主意識的五四運動的影響,這是英殖民政府所不能容忍的。英殖民政府的這項措施引起馬來西亞華人社會的普遍反對,但仍強行實施,並將當時的華教領導人莊希泉、陳新政、余佩皋、宋林木、鐘樂臣等遞解出境。

英殖民政府在1924年及1931年分別在海峽殖民地及馬來聯邦增設專司華校事務的副教育提學司及華文學校視學官,加強對華文學校的管制。

1924年開始津貼華文學校,但數目微不足道。1924年津貼33,000元,只佔該年教育總開支的1.6%;1938年提高至195,000元,也還是只佔該年教育總開支的5.1%而已。

1925年,英殖民政府修正學校注冊法令,授權教育提學司不准涉及所謂“顛覆”活動的教師進行注冊。

據1937年馬來亞高等教育委員會報告書所提供的資料,當年華文學校學生共有86,289人,約為英文學校學生的兩倍。這說明了盡管受到各種壓制,華文學校仍然蓬勃發展,表現了它的堅韌生命力。

根據另一項資料顯示,到了1938年海峽殖民地與馬來聯邦已有華校1015所,學生91,534人,教員3,985人,馬來屬邦柔佛州則有華校245所,學生人數達14,423人;至於東馬,沙巴州1939年有華校59所,學生4,779人,砂勞越州1938年已有華校144所。

1941-1945華文教育最黑暗時期

在日軍佔領馬來西亞時期,由於中日戰爭及馬來西亞華族人民鮮明的抗日反侵略的正義立場,造成日軍血腥屠殺我華族同胞。在這種政治背景之下,許多華校教師與學生慘遭殺害,或被迫逃亡,僅檳城州的鐘靈中學,就有8名教師及50名學生殉難。絕大多數學校被迫停課,奉日軍之命而復辦的寥寥無幾。許多校舍被破壞或佔用,是馬來西亞華文教育所經歷的最黑暗的時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