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也只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
在去年年底曾有一部名為《編舟記》的動漫,不知還有多少人能記得。或許只看動漫的人對它已經淡忘,畢竟這是部被寄予厚望卻表現平平的動漫。《編舟 記》是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一部小說,文風紮實、內心刻畫細緻入微,表現了一群字典匠人為字典《大渡海》奉獻青春、奉獻生命的故事。而由宮崎葵、松田龍平主 演的同名電影更是日本電影中的佼佼者,在第37屆日本電影學院獎,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共計12項大獎。
小 說曲盡其妙,電影出類拔萃,卻成了本身素質頗佳的動畫的失敗註腳。動畫擁有紮實的畫工,主角馬締光也表現的很豐滿,而松本、荒木、西岡、岸邊等人物也都表 現的有血有肉,動畫監督在內容的取捨上,並沒照抄電影成功的路線,而是更多的忠於原著,並添加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可惜限制於理解上的偏差、和動畫相對於小 說上的各自的局限性,《編舟記》並沒有達到原著該有的高度,動畫說了一個修字典的故事,也僅僅只是說了一個修字典的故事。
在 看動畫時最強烈的就是意象混亂。所謂意象,是為了形象生動地表現某種思想、某種情感而借用來的具象化形象,具有一定比喻意味。小說中沒有一以貫之的核心意 象,因為三浦紫苑對人物內心的直接描寫很是細微。缺乏核心意象、加強直接敘事和直接心理描寫,這也是日本小說的特點。但視聽文化不能這樣,於是電影選擇了 海作為核心意象:包括馬締剛修字典時面對大海遙望,字典編輯進入困難時在大海中匆忙打撈集字卡,字典編完後在崖邊看現實中大海滔滔。。。。。。對於一個半 小時的電影來說,這樣單一且多變的意象足夠有力。
可 能是監督認為對於11集的動畫,需要更多的意象,於是在茫茫大海上出現了一個摩天輪。摩天輪這個意象從哪裡來的能?小說中香具矢和光也在遊樂園裡約會,香 具矢坐在摩天輪裡詳細說明了摩天輪的意義:“摩天輪的感覺就像做料理,坐著的時候無限喜歡,下去了又無限空虛。就像品味美食後,吃下去的料理終歸糞土。” 結合馬締光也之前對松本說過的地鐵電梯的意象,可以認為摩天輪反應的是香具矢對愛情和事業一種帶有逃避的埋頭苦幹的心態。這個意象並不適合《編舟記》的整 體氣質。
而 且當摩天輪和茫茫大海同時出現的時候,觀眾的視覺會自然被摩天輪所吸引而忘了最重要的海。而且到了後來,動畫乾脆不管“海”了,直接把摩天輪拿來用了。也 許是監督覺得把一個個人填入摩天輪車廂裡和整理辭典頗為相似?這部分的意象其實在馬締的歡迎會上,馬締就用上班時,地鐵裡的人向著不同方向有序的乘坐電 梯,這一意象來表述了。
但 “海”才是《編舟記》的核心,松本說“我們要造出這一座幫人擺渡文字海洋的大船”。這個海應該是文字的海,電影充分了解到這一點,把研究文字的過程幻化成 在大海邊尋找詞條的畫面。文字的美重在體會,看小說裡對文字的解釋能有所思有所悟。但電影和動漫想表現文字之美就不得不跳過有所思的過程,電影的處理辦法 是依靠“海”這個最強大的意象,把文字之美納入整個故事的美學之中。而動畫裡為了創造文字美感而製作的雲騰霧繞多少顯得有些單薄。
動 畫另一個讓人覺得不盡人意的地方就是林香具矢的形象。其實相比電影,動畫裡的人物形象更符合原作。原作裡香具矢是比馬締更顯成熟的女人,並且經歷過三段感 情,為了自己的料理事業可以主動斬斷這些感情,這些在動畫前幾集都有很好的表現。但動畫的問題在於虎頭蛇尾,給了香具矢第一次出現時強大的氣場,卻在後期 劇情裡欠缺存在感。香具矢作為賢內助,“編舟”的最佳見證者,給過馬締的後輩岸邊綠精神上的鼓勵,主動承擔重病後松本與馬締間溝通的橋樑。這些情節因為劇 情需要被壓縮了。
香 具矢後期戲份被壓縮的同時,也是在壓縮岸邊的戲份。原作按照荒木、竹婆、香具矢、西岡、岸邊、松本組成《編舟記》的內容,利用不同角色的描寫共同塑造馬締 光也這個主角的形象。電影改編是反其道而行之,以馬締光也為描述的主體、正面表現。這也是動畫裡必須遵從的,又不是要鋪墊出一個隱藏的大BOSS。與電影 更注重愛情不同,動畫更注重同事間的兄弟情,於是加重了西岡的戲份。
對 於西岡,了解原作的會知道,電影和動畫都對這個角色進行了很大程度的美化。原作裡西岡的腹黑和嫉妒心更濃一點。而且動畫會有種西岡影響了馬締的感覺,但原 作更多感覺西岡是受馬締的影響,在嫉妒和反思中提升自己的境界。但電影和動畫不能這麼拍,不然就成貴亂了,特別是動畫主旨在於表現一群匠人為事業奉獻終 身,更應該從正面來表現西岡這個人物,於是對原作斷章取義,塑造出這個好青年西岡。
“成 長”是故事跨越時間而要達到的目標,特別在《編舟記》裡,馬締光也如何從一文不名的營銷部廢材挑起辭典編輯部大梁,這是故事裡最總要的成長。動畫在前期馬 締光也如何不食人間煙火有大量的表現,這和電影還有小說是一致的。但由於對劇情上的取捨,導致後期馬締光也在後輩面前大顯身手這部分有點平淡了,或者說小 說就是想用岸邊來表現馬締的成長,但動畫卻削弱了岸邊存在。
電 影也同樣削弱了岸邊的存在,但電影偷換了一下概念。把馬締的成長用開口表白來替代,香具矢在接到馬締文言文格式的情書後,在玄關處逼迫馬締親口說出“我愛 你”。在反覆糾結中馬締說出“我喜歡你”,於是脫處成功。這段戲比原作裡香具矢夜襲馬締,馬締意亂情迷說出“我愛你”要高明不少。電影裡再加上“海”這個 意象隨著馬締編字典的深入而逐漸變化,也給人馬締內心成長的想像。
看 完三部“編舟”,感覺看了不同的三個故事,三種表現媒介有各自的側重點。電影和動畫都各取原作的一面而貫之。受限於小說中內心描寫的無法重現,動畫在深度 和境界上都顯得不足。相比電影不停塑造對立關係和戲劇衝突,動畫裡風平浪靜的敘述顯得力有不逮。雖更忠於原作,卻比電影《編舟記》的藝術水平差上不少。看 完《編舟記》動畫,或有愛情或無愛情,或有匠心艱辛、或無匠心艱辛,知道這是一個修字典的故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