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臭肝火旺?體濕脾虛肺燥?中醫教你如何真正「養肝補脾」!
春到了,萬物復甦,陽氣漸漸生髮,此時正是調養身體的最佳時機!這時節,大人、小孩都需要養肝補脾。
口臭肝火旺,須養肝:
春季是肝上「火」的高發期,一旦有上火症狀,首先就要警惕,是不是肝火旺造成的。只有認清它的性質,才能有針對性地撲滅它。
肝與春氣相通,春季多肝火。也就是說,春季是肝氣最為活躍的時候。同時,春季是生髮的季節,肝主疏洩、主生髮,容易造成肝火上炎。此外,天氣轉暖,自然界的各種微生物也開始蠢蠢欲動,病毒、細菌慢慢滋生,負責代謝和解毒功能的肝臟一旦不堪重負,就會出現「急火攻心」的情況。
一般情況下,肝火旺的人常常舌質紅,伴有面紅耳赤、頭痛、頭暈、急躁易怒、睡眠欠佳、心煩意亂等症狀。日常生活中,愛吃辛辣、精神壓力大、愛發脾氣、肝腎陰虛的人,都是肝火愛找茬的對象。
肝火有虛實之分。其中,實火多是陽熱亢盛之火邪所致,以「外象」表現為主,春季若時常面紅耳赤、口乾舌燥、大便乾燥、情緒不穩定,就須警惕是肝實火;相反,虛火多為陰虛火旺,過度勞累、久病耗損、肝腎陰虛都是「導火索」,主要症狀包括手腳心發熱、盜汗、身體消瘦、舌紅少苔等。此外,掌握下面幾個技巧,也能幫我們自辨肝火的虛實。
1.首先,看舌苔
舌質紅且舌苔厚膩者多是實火;相反,舌淡紅、苔泛白且舌苔少者一般為虛火。
2.其次,看小便
小便色黃、氣味重,多是實火;小便色淡、氣味清,多是虛火。
3.再次,看大便
大便乾結多為實火;大便稀軟或腹瀉則是虛火。
肝火旺,中醫教你3招調養
1.按揉太衝穴
太衝穴是肝經的原穴,位於足背上第一、第二腳趾縫向上大約兩橫指寬的地方,按下去有很強的酸脹或脹痛感。按摩前先用溫水泡腳10~15分鐘,用左手拇指指腹按揉右太衝穴3分鐘,然後換右手拇指按揉左太衝穴3分鐘,反覆2~3次,按揉力度以產生酸、脹、痛感為宜,最好每天早、中、晚各進行一次。
2.撥陽陵泉穴
中醫認為肝和膽互為表裡,而陽陵泉穴是膽經上的一個穴位,配合太衝穴按揉可增強效果。陽陵泉穴位於膝蓋斜下方,用手心對準膝蓋骨,大拇指在內側,四指在膝蓋下外側旁邊有一個高出來的小骨頭即為腓骨小頭,陽陵泉穴就位於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坐位,兩手拇指分別按置於兩側陽陵泉穴。先按揉陽陵泉穴1分鐘,再用力橫向彈撥穴位處的肌腱3~5次,以有酸麻感為好。每天早、中、晚各撥動一次。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幾款春天需要多吃的健脾食物。
1.山藥
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
2.玫瑰花
味辛、甘,性微溫。理氣解鬱,化濕和中,活血散瘀,用於肝胃不和,大棗具有補虛益氣、養血安神、健脾和胃等功效,是脾胃虛弱、倦怠無力、氣血不足、失眠等患者良好的保健品。因此,不妨在午睡之後給自己泡一杯玫瑰花茶吧,還能美容養顏哦!
3.鯽魚
鯽魚味甘、性平,入脾、胃、大腸經;具有健脾、開胃、益氣、利水、通乳、除濕之功效。慢性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浮腫者宜食。脾胃虛弱,飲食不香者宜食。孕婦產後乳汁缺少者宜食。
4.小米
小米味甘、咸、性涼。入腎、脾、胃經。(陳粟米味苦,性寒),具有健脾和胃、補益虛損,和中益腎,除熱,解毒之功效。主治脾胃虛熱、反胃嘔吐、消渴、洩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