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W+人排隊去他家滾床單。這個80後小伙,用一座透明到性感的房子把城裡人都趕去了農村,而這背後的原因跟每個人有關

“我的家鄉空了?!”

房子還是好好站立著的,黑瓦白牆。油菜花也旺盛地開著。

可就是看不到人。

……不是司馬嚇人,也不是鬧鬼。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回到家鄉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

年輕人出去,老年人慢慢消逝。這幾乎是中國農村的命運。

哪怕這樣的農村,每一幀拍出來都是大片,也夠得上“中國最後的秘境”之類的稱號。

農村的孩子唐國棟說,從前的江南水鄉,它熱鬧得很。

女人們在河邊清洗衣服,但是依然穿著得體,眉眼帶笑;河上小船吱吱呀呀地晃出來,幾百只肥鴨子跟著一湧而出,搖船的阿公唱著號子……

唐國棟忘不了那樣的江南水鄉,做夢都想著呢。

我再也回不去夢想中的江南水鄉了。

我叫唐國棟,出生在水鄉蘇州。

不過現在已經沒有“水鄉”了,自從1994年蘇州開始大規模的新區開發,拆了村子污染了河流,它就成了“工業園區”。我也走出了家鄉,很少回去了。

從南大畢業後,我定居上海,做著跟旅游相關的事業,走過了茶卡的鹽湖、麗江的小巷,可兒時的江南水鄉,只是夢中的風景。

你說那些烏鎮、周莊?對不起,那是商業生活的地方,不是人生活的地方。

在上海生活,就像你們所能想到的那個樣子,忙碌卻不得喘息。

尤其是像我這種,心也是飄蕩著沒個著落的,就更累了。原以為生活就是這樣,直到我遇到了“大樂之野”。

這才發現,我的第一場雪,可以始於“大樂之野”的朋友圈——

“莫干山,下雪了。”

大樂之野碧塢村的主人楊默涵,夜裡抱著小狗三千出門溜達了一圈,發了個朋友圈,看起來很有情懷的樣子;不到一小時,他就在群裡抱怨,“車陷雪裡了……”

據說下雪那天,孩子們在莫干山的雪地裡撒野,有人手機裡大聲放著郝雲的《活著》……

大樂之野,意思是“被遺忘的美好之地”

在大樂之野,

我這個趕路的漂泊人,

終於找到地方歇歇腳,歇歇心。

因此2014年,我加入了大樂之野的團隊。

我們“大樂之野”團隊

碧塢村的大樂之野,房子被擁在植物的懷抱,早晨醒來便是霧氣與光,推開大面積的落地窗,露水會沾濕睫毛。

庾村的大樂之野,靜靜隱沒在小溪邊的草叢之中,像個小鎮姑娘。

大樂之野的每一家店,都帶上了團隊成員個人的烙印,我很喜歡他們的店,卻也期盼著,能有我自己烙印的民宿。

然後我就遇見了計家墩,在江蘇昆山。

村子裡有很棒的景色,粉牆黛瓦的樓下有灌木蘆葦環繞的池塘、老屋門前趴著曬太陽的老貓,河邊廢棄的船半沉在水裡,船艙的泥土堆積處,還開出了鮮花。

“嘩啦嘩啦”,一個阿姨在河邊淘米洗菜,看到我們這些陌生人闖進來,好奇地朝我們笑笑。

只一眼,我就說:“這不就是我小時候生活的村子嗎?”那麼的熟悉,那麼的有溫度。好像還能聽到媽媽和隔壁阿姨,在愉快地聊天。

可是洗菜的阿姨卻告訴我們,計家墩已經空了。

看不見幼童玩耍的蹤影;離家的年輕人不願意回來;年紀再大些的,就跟著孩子在城裡定居了。

如今,140戶人家都搬走了,她是少數剩下的人家之一,因為舍不得,就留了下來。

舍不得,我也舍不得。

就像我舍不得我的小農村成為了高大上的“工業區”,舍不得這裡的田野再沒有麥苗發芽,舍不得油菜籽,無奈地落在地上……

還有人也舍不得。

建築學博士仇銀豪,跑到計家墩當個村長,他引來了幾個民宿大牌“原舍”、“呆不住”、“青溪”……

計家墩新的規劃圖

而我決定,把大樂之野帶進計家墩。

舊的村民搬走了,那就我們搬進來;舊的計家墩空心了,那我們就造一個新鄉村,讓年輕人逆流回來。

大樂之野在計家墩的西邊,

十字形的水脈就環繞著房屋,

河的對岸就是一大片香樟樹,

再過去就是開闊的麥田。

香樟樹和麥田,

就是我選擇這塊地方的理由。

人工的東西好找,

像這種自然的產物,生長不易,

也是要一代代傳下去的。

效果圖

面朝田野,

我放了個露天泳池。

你永遠都不知道,

游泳時聞到的麥香,會不會更清甜一些。

效果圖

樟樹林裡擺放了帳篷,

作為戶外愛好者的露營區。

拉開帳篷的天窗,

白天是透過層層香樟樹葉的斑駁陽光,

夜晚,則是一顆顆藏不住的星星。

效果圖

大樂之野最經典的LOST CAFÉ,

就在香樟樹林和麥田的懷抱裡。

四面牆都是大落地窗,

房子和樹長在一起。

城市奢侈的“在自然裡讀書”,

在這兒反成了日常。

效果圖

 

走過麥苗青青的田野,

穿過延綿的香樟樹林,

從Lost Cafe進入,跨過河流,

當心已融在水鄉裡,

就進入了民宿。

效果圖

民宿有4棟獨立的小樓,共24間房。

同樣的是黑簷白牆,

因為房子是生長於村子的;

不同的是大塊的玻璃,

好讓陽光大大方方地進來。

江南多煙雨,

有陽光的時候,自然要珍惜。

效果圖

4棟樓各有朝向。

從不同大小的開窗望過去,

間間有景,卻絕不雷同,

效果圖

有的望出去是河面上的一艘烏篷船;

有的望出去是樹林裡飛起的一只小鳥;

有的望出去是麥田收獲時高高壘起的谷堆;

效果圖

我的大樂之野還沒開業,可是我已經不可遏制地開始想象今後的生活了。

就在店東側的村民家,每天都可以看到個愛穿藍衣服的老婆婆。天氣好的時候,她就會搬個竹椅子曬太陽。我每次路過她家門口,她都會樂呵呵地打招呼。

老婆婆講的是當地話,雖然我並不完全懂,卻總能猜個一知半解。她說村子裡很久沒來這麼多人了,看著人來人往,她高興。

在計家墩,不僅會有民宿,還會有做木活的爿木工坊、制陶的陶廬、手造船的船艇工作室,還有自然農場。

這裡就是人們生活的場景。

老爺爺在河邊修著撈魚的筐子

在我看來,江南水鄉不是古老的房子,不是河網密布,不是青石板黑瓦房。它是一種氛圍,一種生活態度,一種你一眼就能有“啊,這是江南”的感覺。

這種“如沐春風寸草生”的感覺,不是一個“古鎮”的噱頭,就可以一概而過的。

在計家墩,我們走在小村裡,走過小橋,走過庭院間的小巷,走在鴨子嬉戲的水邊,時光悠長緩慢,讓人心安。

 

從莫干山走到江南水鄉,我發起這次眾籌,是想邀請更多人來計家墩,來體驗江南鄉村的生活。我想讓人們知道,除了傳統的周莊、烏鎮等江南小鎮外,江南鄉村原來也可以是這樣的。

此外,我還有個小小的私心。我知道現在人都往大城市裡去了,可他們總有一天,會回到農村來,這裡才是根。

北島說,湖是有生命的。這份沉甸的生命叫作記憶。這樣的記憶,怎能被忘卻呢?

當來年的雪消融之時,

我們在鄉間小道重新聞到了青草的氣息,

村中孩童又將在淤泥裡玩耍。

這就是最美的祝福。

THE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