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丟6萬噸舊衣…直擊回收站 竟超多名牌衣
快時尚風潮吹進台灣,一個禮拜就出一次新款衣服。台灣一年產生6萬噸舊衣服,但這些二手衣只有3成由社福團體吸收,那其他的衣服都去了哪裡呢?我們實地直擊舊衣回收工廠,原來7成的舊衣服都流向工廠,少數外銷海外,將近一半的衣服最後都被送進焚化爐。台灣舊衣供過於求,社福團體根本無法全部接收,實際走一趟工廠跟社福回收站,卻發現為數不少的名牌衣服連吊牌包裝都沒拆就被丟掉,當中甚至有上萬元的名牌風衣,顯見台灣人花大錢買衣服又不穿,白白浪費資源。
▲民眾汰換衣服速度受到快時尚風潮影響。
快時尚風潮吹進台灣,吸引民眾加速換衣服速度,但汰換後的舊衣服最後命運大不同。
非洲男子衣服上印著中文字,仔細看,怎麼是台灣火鍋店員工制服?讓人既親切又超有違和感,連台北高中生制服在非洲都看得到,甚至還有政治人物競選背心,舊衣服怎麼會飄洋過海到非洲?
▲非洲男子身上穿著來自台灣的二手衣。
台北市一個月要處理1800噸舊衣服,回收場除了會收到像這種品牌服飾外,甚至有民眾把高跟鞋也丟進舊衣回收箱,連根本就沒拆封的新衣服也被丟了進來。
▲成千上百噸舊衣服堆在舊衣回收工廠。
直擊舊衣回收工廠,成千上百噸的舊衣服堆在百坪廠房內,變成一座小山,幾乎都快要頂到天花板,小卡車還是不斷送衣服進來,通通都靠工人一件一件分類,決定這些舊衣的命運。
回收工廠工人:「像垃圾起毛球、破掉的很多,對,一點起毛球都不行。」
▲回收廠工人一件一件將舊衣服分類。
舊衣回收工廠老闆洪勝發:「(舊衣服)跟環保局標的,還有慈濟、回收站,大部分從這些方向來的。」
業者收購舊衣服就像抽福袋,秤斤論兩買回來再分類,品質好就有機會獲利,要是垃圾居多,恐怕只能自己認賠。
▲台灣舊衣回收流向。
原來台灣舊衣數量龐大,光給社福團體還過剩,社福單位一方面義賣做公益,或是直接將衣服捐給弱勢家庭,處理不來的還是得請工廠代工整理,流向工廠的舊衣服經過分類,品質好的外銷海外,剩下只能當破布回收或變成垃圾。
▲6萬噸的舊衣回收中,社福團體只佔3成。
台灣一年產生6萬噸舊衣服,社福只能吃下3成,高達7成流向工廠後,有一半被當成垃圾燒掉,一年約有21000噸,價值3億元以上的舊衣服化為灰燼。
舊衣回收工廠老闆洪勝發:「(以前)100可以出口的話,可以外銷75噸,現在不一樣了,現在可以外銷的差不多剩35噸左右。」
▲台灣經濟發展較日本、韓國慢。
台灣受到經濟不景氣影響,換衣服的速度比起過去有變慢趨勢,台灣人現在平均6個月汰換一次衣服,比起鄰近國家南韓3個月,還有日本的2個月,汰換頻率跟經濟發展息息相關。
▲台灣舊衣大量外銷出口。
台灣舊衣服不僅內需,更大量外銷,舊衣回收工廠就把舊衣服出口到中國、東南亞各國和非洲,社福團體也透過捐贈,到東南亞和部分非洲國家。以工廠來說,全台一年出口6000噸舊衣服,一個貨櫃25噸,大約賺6萬元台幣,一年粗估獲利約1400萬元,工廠燒掉一半舊衣服要花大筆燒垃圾費用,對業者來說,賺不到錢還是龐大負擔,但走一趟社福團體回收站,卻發現另一個台灣人穿衣浪費的真相。
▲回收站驚見上萬元名牌大衣。
社福團體志工:「它賣很便宜,這個如果是洋裝100元、外套100元,像這個才50塊,所以你在這邊可以撈到寶。像這個定價是1萬多塊,這個都專櫃的衣服。」
▲許多婆婆媽媽愛到回收站挖寶。
百貨公司1萬元名牌風衣,回收只賣100元,義大利名牌貨照樣被丟掉,社區婆婆媽媽每個禮拜固定來回收站挖寶,不少衣服根本沒穿過,花大錢買了不穿,最後還是被回收,運氣好沒被燒掉,在伊甸基金會的舊衣服回收站有志工幫忙分類,還會用洗衣機再次清洗,才會捐給弱勢民眾。
▲伊甸基金會志工會將舊衣清洗後再捐出。
伊甸基金會舊衣回收站主任賴朝乾:「整理以後包裝,跟國外合作,再轉送到由他們當地做捐贈。國內部分由我們跟教會合作。」
台灣為了社福團體需求,設置舊衣回收箱,政府嚴格管控審查 ,但台灣人不是愛心過剩,而是太過浪費,追求時尚跟浪費之間,只有一線之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