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十條出家修行要則,在家學佛人同樣受用!
文:師父有話說
我們人活在世間,身處叢林,就要處理大事小事,但在此過程中,心不要被事情煩擾,該做事時就做事,做完後就放下,不要老掛在心上,對個人如此,對大眾也是如此。
1、修行以念佛為穩當
佛教八萬四千法門中,以念佛修行最為穩當、方便,因為這是既靠自力修行、又仗佛力加持的法門。念佛就是將一句“阿彌陀佛”誦念到底,具足信願行,必可成就。《四料簡》雲:“無禪有淨土,萬修萬人去;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
2、疾病以減食為湯藥
減食,就是少吃或者吃得簡單些。古時寺院裡的僧人如果生病,有的會被要求減食甚至禁食,以此達到療病效果。人如果經常飽食,除了助長欲念外,還會造成肥胖,影響消化、吸收等機能,所以提倡減食療病。此外,俗語有雲:“病從口入”,疾病多是吃出來的,尤其是在當今毒大米、面粉增白劑、食品添加劑、蔬菜農藥等嚴重危害人們身心健康的時期,減食不失為一種良好的對治之法。
3、煩惱以忍辱為菩提
六祖雲:“煩惱即菩提……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凡夫面對外境的人和事,自然會產生各種煩惱,聖者則“觸目皆菩提”,其間的差別在於能否轉化,轉化的最佳方法即是忍辱,於境無心,安忍不動。無論順境和逆緣,均能歡喜地忍,平等地忍,始終讓內心保持安穩,這就是一種覺悟者的境界,是智慧的表現。
4、是非以不辯為解脫
面對是非,不做辯解是最佳之法。弘一大師曾開示說:何以止謗?曰:不辯。比如一張白紙,染了一滴墨水,這時如果動它,那麼這墨漬就會擴大,所以不要理它,它就不會再擴大了。是非也正如此,自有曲直,不辯反而是最好的解決之道;若一味地去爭辯,只會惹出更多的是非來。
5、執事以盡心為有功
俗話說:“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凡事只要盡心盡力做了,不管結果如何,都可以問心無愧。工作中你盡心了,即使未能完成任務,領導也不會責怪你;家事你盡心了,即使沒達到理想狀態,家人也不會埋怨你;處理問題你盡心了,即使不能圓滿,當事人也不會遷怒你……只要你真誠地用心去做了,就是有功。
6、語言以減少為直接
語言要精煉,不要羅嗦,簡潔明了最好。“是非只因多開口”,該說的直接說,不該說的一句也不談,禁止空話、廢話,這樣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也可以節省說者與聽者雙方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7、長幼以慈和為進德
年長與年幼、長輩與晚輩、老師與學生之間,既要講規矩,又要慈悲謙和,平等相處,這樣才能更好地溝通交流。上面的慈言愛語教導,下面的好學知禮尊長,此為長幼雙方交流的技巧,亦是彼此修身進德的基礎。
8、因果以明白為無過
佛家講因果,講業報,認為無論是善因還是惡因,因緣際遇時會以果報相還。佛門有“菩薩畏因,眾生畏果”的說法,因為有其因必有其果,欲得怎樣的果報,就種怎樣的因種即可。菩薩聖者明白此理,從源頭把握好,自然無有惡報;凡夫眾生不明此理,任性造惡業、下惡種,不顧後果,惡報成熟時,又怨天尤人,感嘆命運不公。聖凡、對錯只在一念之間,就看是否明白因果之理。
9、遇險以不亂為定力
“定”為佛法三學之一,定力是修行者的功夫標准之一,也是個人心態素養的表現。檢驗一個人是否具有定力,就要看其日常行為是否沉著穩重,看其遇到危險時能否冷靜應對而不慌亂。具有了如此定力,才能在生活中淡定從容,任何時候都能一心不亂,正念分明。
10、濟物以慈悲為根本
《大日經》雲:“佛法以菩提心為正因,以大慈悲為根本。”佛家的根本主旨就是“慈悲濟世”,“大慈與一切眾生樂,大悲拔一切眾生苦”。感恩、付出、不圖回報,以大慈大悲之心,幫助、救護一切眾生,這是佛教的真正精神所在。同樣,心中常存慈悲之念,亦是做人的根本;慈悲是一種內在的力量和精神,抱持對世間萬物博大的愛心,既能利他,又能自利。
此十條可謂金玉良言,不只在佛門中體現規范的作用,也為我們凡俗間人指明了一條修身養德的光明之路。
如果我們能夠悉心學習,認真奉持,即可調伏自心,安身立命,體會“道在平常日用間”的妙用,令佛法、世間法相融相通,即便不能轉凡入聖、成佛做祖,也可學有所成、證有所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