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審法官政治任命 律師洪嘉鴻勸蔡懸崖勒馬
台中律師公會常務監事洪嘉鴻。(中評社 林谷隆攝) |
中評社台中4月27日電(記者 林谷隆)蔡政府召開司法改革會議,日前分組決議未來“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由“總統”任命引發爭議。台中律師公會常務監事洪嘉鴻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最高法院”法官如果改由政治任命,恐怕在審理個案時會造成紛擾,更有外行領導內行的疑慮。法官改由政治任命,等同逼迫法官必須要跟政黨接觸,未來才有機會升遷,司法如何獨立於政治干擾之外。
洪嘉鴻向中評社說,預期司法界很多人士都會反對這樣的變革,對司改會也會有很大的反彈,這次司法改革改得有點超過,這是迫害司法官的權責,希望蔡政府能夠懸崖勒馬。
洪嘉鴻,國民黨籍,1959年出生,曾任屏東縣、台中市、及高雄市地方法院法官、8年台中市議員,2014年參與九合一選舉爭取市議員連任失利後,現為台中律師公會常務監事,主持泓嘉法律事務所。
蔡政府推動司法改革,司改分組會議日前決議,“最高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的法官將從現行94人大幅縮減為21人,且採“政治任命”,由“司法院長”提名、遴選委員會篩選後交“總統”任命,遭外界有人質疑是“政治力干預司法”、“總統”擴權。
洪嘉鴻表示,台灣的“最高法院”法官跟很多國家的“最高法院”法官性質不同,例如美國的“最高法院”法官,職權類似台灣的“司法院”大法官,他們不做小型個案的處理,而是處理大範圍的憲政問題,所以可以用教授、律師擔任大法官,召開會議作解釋,所以美國的“最高法院”法官有很多官派。
洪嘉鴻解釋,台灣則是將資深法官擺在“最高法院”,審查高等法院“已經完成的”二審的判決,實際上是會介入到個案,如果用政治任命來處理個案,如何能不落人口實,更何況如果“最高法院”法官不是從基層一步一步培養起來,未來在審理二審的判決,恐怕會有外行領導內行的疑慮。
洪嘉鴻提到,“最高法院”法官變成“總統”任命,除了有“政治力干預司法”的紛擾、“總統”擴權的疑慮,也是違背法院組織法,如果人選不具法官資格,類似爭議會一再上演。既然台灣已經有官派的“司法院”大法官,就不需要把司法官文官體系破壞,只是為了讓政黨能掌握的政務官、機要人數增加,
洪嘉鴻告訴中評社,司法體系本來就自成一格,而且法官培養都是從基層一步步往上,現在將“最高法院”法官變成政治任命,恐怕會造成地方法院法官必須要跟政黨接觸,以求未來有機會升遷,原本平常恪守己責不跟政黨往來的法官,反而會沒有機會升上“最高法院”法官。
洪嘉鴻認為,如果“總統”的權力增加“最高法院”法官任命,原本提名大法官的權力也完全沒有受到限縮,這會違反權力監督原則,從基層培養起來的法官比不上趨炎附勢的律師或法律教授。
洪嘉鴻向中評社說,預期司法界很多人士都會反對這樣的變革,對司改會也會有很大的反彈,這次司法改革改的得有點超過,這是大翻修,更沒有制度性、也沒有法律的恆性,這是迫害司法官的權責,希望蔡政府能夠懸崖勒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