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導演李安:對老婆客氣一點,她不是天生就該伺候你!
國際著名華人導演李安憑藉《比利·林恩的中場賽事》再次刷屏網路。可是,就是這樣一個名冠世界的大導演,在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時,竟語出驚人地自曝:「我是個怕老婆的男人。」
「我這個人平常時候常會被老婆罵懶、不做事、心不在焉的,不拍片的時候不曉得日子怎麼過,拍的時候就很專注。」李安在介紹自己的成功經驗時,語出驚人地自曝:「我怕老婆。」結婚20多年來,李安從來沒和妻子吵過架:「我不知道為什麼會怕老婆,大概是老婆講的話常常是對的,如果真的很生氣,我通常是不說話,我們從來不吵架。」
而最近我們的朋友圈更是被李安導演偉大的感情觀刷屏了。
這一切都緣起起李安接受魯豫採訪時的這樣一席話:
魯豫問李安:現階段你最大的幸福感是什麼。
李安說:「我太太能夠對我笑一下,我就放鬆一點,我就會感覺很幸福。我做了父親,做了人家的先生,並不代表說,我就很自然地可以得到他們的尊敬。你每天還是要來賺他們的尊敬,你要達到一個標準。這個是讓我不懈怠的一個原因。」
結了婚,生了孩子,就不用再為愛情付出努力了嗎?
李安這席話,不知道打了多少已婚男人的耳光。其實不光是男人,為人父為人母,為人夫為人妻,為人子女,都是這個道理。
當你開始進入一個丈夫或妻子的角色後,你還是要每天努力,去贏得得家人的尊敬。
某著名演員出軌的醜聞鬧得沸沸揚揚,最終以妻子的一個「且行且珍惜」收場。回想一下這些年各種男星的醜聞,不管大家在網上抨擊得有多猛烈,最後都會以孩子做為免死金牌,以一句「孩子無辜」成功洗白。
「一切為了孩子,忍吧,孩子是無辜的!」
於是曾經愛的結晶,成為了婚姻最後的維繫。這樣的男人,憑什麼能得到妻子的尊重,有什麼臉面說自己是家裡的一片天?一片霧霾還差不多。
這樣的人,憑什麼要求自己的妻子尊敬他?
前一陣流行一個狠毒但不失精準的新詞──喪偶式教育。意指家庭教育中一方的缺失,而這種缺失大多來源於男性。
媽,我鑰匙呢?
媽,我褲子呢?
媽,我襪子呢?
媽,……
爸爸,我媽呢?
這句話是說明了母親的偉大,不也同樣說明了妻子的勞累,以及丈夫對撫養孩子義務的缺失嗎?
著名心理學家菲利普·津巴多曾經寫過一本《雄性的衰落》,裡面提到了男人的應得感。那就是有一部分男同事僅僅因為自己是男性,就會感到一切應該為我所有,並且自己不用付出任何努力就可以享有這份特權。
這種應得感帶給了男性詛咒,很多男性現在四處尋找庇護,不是在父母的身上就是在婚姻裡,或者是在同居關係中的伙伴身上。有些這樣的男人已經重新定義了「依賴」這個詞,彷彿這是一個成就而非失敗,他們覺得任何的「出軌行為」都是他們的權利。
我們身邊一定存在這樣的中年男人,他們有著一份穩定的工作,有著已婚男人婚後的「幸福肥」,肥個十來斤算好的,啤酒肚和禿頂是標配。早出晚歸是正常的生物鐘,每天下班回家就癱在家裡,像一團肉餡,看著自己的妻子在廚房忙忙碌碌,洗衣做飯帶孩子。
但他們覺得自己為這個家每天都在努力地工作,覺得自己是孩子山一樣的依靠。他們仗著自己是「一家之主」,懶惰得理所當然,對妻子的付出毫無愧意。
夫妻關係=親子關係
無數篇育兒文章都寫過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是的,父母的樣子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孩子們的人生觀和世界觀。但有無數的父母,有著「孩子是我生的,孩子的一切都應該由我做主,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的想法,肆無忌憚地索取。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說過一句話:「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長大後,這些父母在孩子心中,留下的只有怨恨和厭惡。天生而來的父母身份,卻並不能賺得自己的孩子,一絲一毫的尊重。
這個世界,根本就沒有理所當然的付出,為什麼功成名就的李安會對相貌平平的太太始終如一?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李安失業的時候,是太太給了他莫大的支持,肯定他的電影夢想。一個女人,在李安事業最低谷的時候,用自己的勞動收入,支撐著這個家。
如果把津巴多口中男人的「應得感」再擴大化,我們在家庭生活中扮演任何角色,都不應該覺得這種角色的尊重是應得的。尊敬應該要由自己去維護,去發展,而不是拿到這個角色後,就可以不作為的萬事大吉。
因為我們是珍惜愛的感覺,和在一起時迸發的生命力而走到了一起,但不代表這種愛和生命力,就一定能夠與日俱增,永不衰落。愛,有時很脆弱,它真的需要我們為之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