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師父穿的大褂兒的這些事,你可能不知道!
文:小僧活
前兩天,小衲和同學去上課的時候,
聽到後面一位蜀黍在議論我們:
“
誒誒誒,
看那幾個和尚咋穿的不一樣啊,
那個穿黃衣服的肯定級別高.
”
小衲當時就覺得好尷尬呀,本來想去給他“科普”一下,可後來想想,畢竟沖動是“火腿”,小衲還是不要當“火腿”好了。
那麼今兒就由小衲來科普一下,
你眼中“和尚”穿的大褂到底是咋子回事兒.
咱通常穿在外面的,俗稱“大褂”.(也叫“大袍”) 這可是有著我大中華的優良傳統和悠久歷史的家伙什兒。
在不是很久的很久以前,也就是東晉那會兒,就出現了有別於袈裟的僧服,也就是人們口中的“
緇衣”。因為這顏色不怎麼好看,所以正好起到了出家人的衣服有別俗服的效果。再往後,我僧就成了緇衣的“帶鹽人”,後來鹽都不帶了,干脆就叫緇衣了。到了後來,皇帝和佛教越玩越好了,就干脆給自己下令建造的皇家寺廟內的出家人一塊兒賜予了穿黃色大褂的特權。除了這種類似“黃馬褂兒”的效果外,還一個勁兒給高僧啊,國師啊賜寶貝袈裟什麼的,估計吳承恩寫唐僧時可能也從這兒得到的靈感吧。畢竟大家一起嗨嘛,這才能體現出“皇恩浩蕩”的效果。
真正讓大褂的顏色豐富多彩起來的人,恰恰是當過和尚的朱元璋發起的。在阿璋哥的帶領下,大明王朝對佛教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包括僧人的穿著色澤,讓這個時期的衣服徹底COLORFUL了。
早在洪武初年,
朝廷就為僧人“官方定制”了時下的潮流款色。洪武十四年,《禮部志稿》裡就記載了僧服顏色如下:
凡是禪門子弟,一律穿:
茶褐色的褂子,青色條紋,玉色的袈裟。
若是“講僧”(講經的僧人),則是穿:
玉色的褂子,綠色條紋,淺色的袈裟。
而學教的僧人,則是穿:
皂色的褂子,黑色條紋,淺紅色的袈裟。
雲棲大師在其《竹窗二筆》裡介紹了:衣則禪者褐色,講者藍色,律者黑色。在《山堂肆考》裡又是另一番景色:禪僧衣褐,講僧衣紅,瑜伽僧衣蔥白。
腦補一下,突然覺得我僧團連衣服都獨得皇上恩寵呢。
回到當今社會下,衣服就更豐富多彩啦,大褂的種類大致分為五種主要顏色:褐色、黃色、黑色、灰色、黃綠色。
BY THE WAY,
最後這種幾近橘紅的顏色曾經在北方可流行呢。並且現在對衣服顏色的要求,也不像以前那樣跟升學似的按片兒分啦。
現在一般的禪門道場吧,尤其是以大叢林為主,多半是身著灰色褐色大褂的,當然啦,叢林裡有1一個人是可以穿黃大褂滴,這人是誰呢?當然是我們敬愛的方丈和尚啦,但是穿不穿是他的自由啦。而現代講寺則多以黃色大褂居多,並且對顏色要求不像禪宗道場那般講究啦。而律宗名剎寶華山則繼承了律宗黑色的傳統,更多用在了海青上。
總體說來,現在大褂的顏色啊,
更偏向於自由STYLE了,
當你遇到幾個身著顏色不同大褂的法師時,
不要再疑惑啦,不是宗派不同,
只是風格喜好不同而已,
沒那麼多為什麼。
就一句話:
我任性,我傲嬌,
顏色風格任我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