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大學生發明「可以吃的礦泉水瓶」,700萬吃貨為之瘋狂。然後在走上人生顛覆之時,他們卻選擇放棄專利,只是為了……
天氣越來越熱,
口渴難耐的時候,
最幸福的莫過於身邊有一瓶礦泉水。
瓶蓋一擰,仰頭一喝完,
隨手一扔,
塑料瓶子直接進了垃圾箱,
一氣呵成。
這樣的場景你一定特別熟悉,
直到司馬看到他們......
Gonzalez從包裡掏出了一個透明小球,
“cheers!”跟身邊小伙伴說了聲“干球”,
還沒來得及扶下巴,
就聽到“吧唧”一聲,
他們竟把這球一口吞了!
還在嘴裡嚼了嚼,“妙不可言。”
甚至在街頭,也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司馬就納悶了:
現在國外流行這樣喝水了?
然而上網一搜,發現這並不是一場惡搞游戲。
因為這顆不起眼的小水球,Gonzalez和兩個小伙伴在網上發起眾籌短時間就籌得近85 萬英鎊(約人民幣752 萬),如今700萬人在世界各個角落模仿做這個。
時代周刊更是評價它:就這一個不起眼的小球,將可能代替塑料瓶,改變整個海洋塑料垃圾的現狀......
“這個名叫Ooho的可愛小水球,
口渴時你可以吃掉它,
扔掉也能立刻在大自然裡分解,
不會對環境造成任何污染......”
來自英國倫敦的Gonzalez說。
Gonzalez是發明者之一
“我們研究這個小球已經三年了,最初因為專業關系接觸到了包裝設計,但是我很快發現做這個並不是自己想要的.......”
那天,他無意間看到一則新聞:一只海鳥被白色垃圾圈住,無法進食在沙灘上死掉了。
而它的死因,因為這些無法降解的海洋垃圾。
他去上網查了一下資料,
發現海洋垃圾的90%是塑料,塑料瓶最多。
喝空一個塑料瓶只需要幾秒鐘,
但它被大自然完全降解卻需要700年。
僅美國每年就要使用500億個塑料瓶,卻僅23%會被回收利用。其他的將會被焚燒或者堆填,滾落到海洋裡,開始長達數百年的分解。
看著滿屏的塑料,他不禁問自己:“畢業之後每天為產品做塑料包裝,這真的有意義嗎?”
Gonzalez聯想起每次天熱他也會喝塑料瓶裝的水,還會給垃圾桶或者海洋貢獻上一些海洋垃圾,心裡就內疚不已。“如果能有一種材質的包裝能代替塑料瓶,那該多好啊。”
那時,他們還剛入學。“當教授聽我說要研究一種包裝代替塑料瓶子,他馬上搖頭說,塑料瓶子已經問世100多年了,沒有一個人顛覆過,你想憑借一己之力就改變是不可能的。”
但Gonzalez卻始終覺得自己的想法沒錯,應該堅持自己的想法。
“為什麼我們必須得用塑料瓶裝水呢,這樣破壞環境的包裝存在了一百年,從沒有人想過去改變,那好,我們來改變。”
學工業設計的他一直以來就有夢想——用設計改變世界,如今他找到了出口,干嘛不去做一做試試看呢?
但是要做這件事,光靠一個人的力量不行,所以他拉上了跟他有相同想法的兩個伙伴Paslier和Couche。
分別是來自西班牙的Rodrigo Garcia Gonzalez、法國的Guillaume Couche、Pierre Paslier
沒有人鼓勵,也沒得到什麼資金支持,
幾個愣頭青一股腦地扎進了學校實驗室裡,
用實驗室裡有限的設備搗鼓了起來。
實驗室
但是用什麼材料呢?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果皮,
淀粉也試過......
還有一大堆司馬叫不出名字的生物材料,
發現要不就是無法實現包裹水的功能,
要不就是可能對水質產生影響,
或是降解時間太長。
在後來演講時說連橘子皮這種材料也試過
就在陷入僵局的時候,
幾個人偶然去餐廳吃了次分子料理。
分子料理在海外挺流行的,是用物理或者化學的原理,把食物進行分子結構重組,比如讓馬鈴薯以泡沫狀出現,讓荔枝變成魚子醬的形狀,類似於白糖變成棉花糖的原理。
一天沒有結果,他們就放不下,
所以幾個學工業設計的吃東西的時候,
自然也不忘討論一下餐食用到的材料,
突然聊到分子料理裡用到過
一種“球化技術”能將液體塑成球形時,
幾個人馬上就有了靈感:
“我們需要一張球形薄膜,把水給包起來!”
分子料理的球變。把液體變成固態空心圓球形食物。
在嘗試找到合適的氣球膜的過程中,
團隊不斷變換原料種類、
調整摻入比例和添加量。
終於發現海藻提取物和氯化鈣混合時,
可以在水周圍產生凝膠。
(就是它了!)
於是他們趕緊鑽進實驗室重新試一下,
果然!
發現水一點一點被鎖在了
兩者混合形成的空心膜裡邊。
也就是得先讓它洗個澡~
但是馬上問題又來了,
他們發現兩種材料配比不合適的話
膜就會太厚撕不開膜......
正當看到大功告成的時候,
又得從頭再來。
薄膜太厚了~
在幾百次的反復試驗之後,
Gonzalez他們才終於研發出
理想中的那種既有彈性
又不容易捏破的球球。
這樣的剛剛好~
“可是這樣摸來摸去,會不會不衛生?”
於是他們又加固了一層,總共有兩層,
口渴的時候撕下第一層膜,
直接咕嚕一聲把水球“吃”掉,
或是咬一個小口就好。
咬下去發出“Ooho!”的驚嘆。
這名字也是這麼來的。
雙層海藻薄膜的水球問世了。
還可以在兩層膜間夾帶標簽,不需要使用粘合劑。
“這樣可以保證裡邊的水干淨衛生,這膜是可以吃的,最重要是即便你隨意丟掉這層薄膜,它也會在6周內自然降解掉。”
發明出這個史無前例的發明之後,已經是3年以後了,他們仨先是在學校試點讓同學們來免費試喝,因為不確定三年的心血大家會不會被認可。
一開始人們還小心翼翼,“這真的能吃?不會鬧肚子吧?”
終於兩位勇士走上前,
懷著忐忑的心裡撕開一個小縫,
喝了下去。“嗯,這是水~”
“剛剛水在我口裡爆破了,
這實在太酷了!”
看有人吃了覺得贊,
大家都紛紛排隊來吃這個小球。
“棒極了!”
漸漸因為Ooho 的便攜性和環保性,
它竟然成了
校園中的網紅飲料。
(雖然只是水而已......)
當看到許多人充滿信任地一口吃掉,Gonzalez他們感到特別開心。
於是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網上發起眾籌,沒想到短短時間籌得近85萬英鎊,這樣就有錢擴大生產,從而把每個 Ooho “水球”的成本降至不到兩美分啦,話說這比礦泉水瓶子的成本低多了。
本來是想為籌得資金擴大生產降低成本,也沒抱什麼太大希望,畢竟這個東西這麼小。
Ooho的問世讓這三位學霸,
很快在國際工業設計行業走紅,
設計贏也得第二屆 Lexus 設計獎,
斬獲美國財富雜志和時代周刊聯合頒發的
世界科技環境獎,
2015年歐洲可持續發展企業大賽英國賽區中,
還獲得由歐盟提供的2萬英鎊獎金。
英國馬拉松組委會還找上門求合作,
想把以往派發的75萬瓶瓶裝水換成Ooho。
運動員就不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還得擰瓶蓋補水,
現場的觀眾也可以不產生塑料瓶垃圾了。
Gonzalez他們嘗試去
現場擺攤兒的方式現做現賣Ooho,
也可以展示制作的過程。
於是,這個可以吃的水球出現在了
咖啡廳外邊,
(剛吃完喝口水,不錯)
每一包水的制作,據稱只需要數秒。
街道上,
(成了秀恩愛的神器~)
各種年齡層次、不同膚色的人
都知道了這個可以吃的水球。
(00後說:媽媽,從此以後我得說“吃水"了麼?)
看上去,三個兄弟就快要走上人生巔峰了,因為如果他們申請專利的話,將意味著能賺很多錢。
然而Gonzalez他們卻放棄了:“我們最初的夢想,只是希望有一天這些球球能代替塑料瓶,讓世界少一些污染。”
於是,他們把這個專利公開了。你可以看到很多視頻因為教人做“水泡”紅了,比如下面這個視頻短時間就收獲730萬次點擊。“我們希望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廚房中制作 Ooho,改進和創新的權利都留給你們。”
發明三人組表示,他們最大的希望是Ooho能夠廣泛應用,以減少塑料造成的海洋污染。所以他們沒有申請專利,任何人和公司都能繼續研發和優化這個技術。
如果你堅持使用它來攜帶水,
那麼較小的球體可以
捆綁在一個更大的球體內,
像一個大石榴一樣。
你還可以在裡邊包很多的水果
和各種小玩意兒,
各種腦洞大開,水泡裡放花兒、放草莓···
不過他們最大的夢想卻是——ooho的食用包裝未來可以用來裝其他的液體,比如軟飲、烈酒和護膚品等,讓更多不可降解的包裝被這些環保的替換掉。
於是,他們建了專門的skipping rocks實驗室,為這個目標努力著,雖說是想當全球第一家海藻材質包裝的生產商,但目標卻並不是為了賺錢,而是想最後的最後,讓這個世界變得好一點,哪怕是少一個塑料瓶。
大多數時候,我們對平時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習以為常,我們喜歡干淨的沙灘,卻很少會思考為這些海洋污染去做些什麼,“我覺得距離我們太遠啦。”
3年前,在被教授質疑的時候,Gonzalez或許也沒有意識到他會真的成功,但是至少去努力嘗試了,就有成功的機會,自己在將來也不會後悔。還因為:
本文主要圖片源自google,視頻源自youtube
版權屬於原作者所有。
一個看似再不起眼的點子,
因為它的善意,
給你和身邊人帶來的改變
可能是你意想不到的。
既然想到了,何妨試一試?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