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喜怒哀樂,中藥有五味,五味入五髒,你可知是哪五味?
人有喜怒哀樂,中藥有五味,五味入五髒,你可知是哪五味?
中藥的五味,是指其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種最基本的滋味。
中藥的五味有兩種意義:一是指藥物本身的滋味,這是五味的本義;二是指藥物的作用范圍。
其實,藥物的滋味不止五種,此外還有淡味、澀味。由於長期以來將澀附於酸,淡附於甘,以合五行配屬關系,故習稱“五味”。
辛味藥
“能散能行”,是指具有辛味的中藥具有發散、行氣、行血的作用,用於治療外感表證、氣血淤滯等疾病。所謂“辛散”,指中藥具有發散表邪的作用;“辛行”,是指其具有行氣行血的作用。一般來講,解表藥、行氣藥、活血藥多具有辛味。如蘇葉發散風寒、木香行氣除脹。
蘆根
甘味藥
“能補能和能緩”,是指其具有補益、和中、緩急等作用,用於治療虛證、脾胃不和、拘急疼痛等證。一般來講,滋養補虛、調和藥性及制止疼痛的藥物多具有甘味。如人參大補元氣、熟地滋補精血。
人參
酸味藥
“能收,能澀”,是指其有收斂、固澀作用,用於治療虛汗、久瀉、尿頻及出血證等。另外,酸味藥還有生津開胃消食的作用,可用於食積、燥渴、胃陰不足等疾病。一般固表止汗、斂肺止咳、澀腸止瀉、 固精縮尿、固崩止帶的藥物多具有酸味。如五味子固表止汗、烏梅斂肺止咳。
烏梅
苦味藥
“能瀉能燥能堅”,是指其具有瀉下、燥濕和堅陰等作用。另外,輕度的苦味還具有開胃作用,但苦味藥用量過大,不但能引起惡心嘔吐,抑制胃液分泌,影響食欲,而且還能傷胃。苦味藥多用治熱證、火證、喘咳、嘔惡、便秘、濕證、陰虛火旺等證。如黃芩、桅子清熱瀉火,杏仁、葶藶子降氣平喘,半夏、陳皮降逆止嘔。
杏仁
咸味藥
“能下能軟”,是指其具有潤下和軟堅散結的作用。所謂“能下”,是指咸味藥有潤下通便的作用,可以用於大便干結 ;所謂“能軟”,是指咸味藥有軟堅散結的作用,用於治療痰核等疾病。一般來講,瀉下或潤下通便及軟化堅硬、消散結塊的藥物多具有咸味,如芒硝瀉熱通便,海藻、牡蠣消散癭瘤。
海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