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哈佛校長齊發聲:孩子將來有沒有出息,取決於媽媽的說話方式!

相信大家一定大家一定看過一個廣告,廣告詞就是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確實是這樣,因為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響著孩子。尤其是母親,作為家庭中的女性,連接著丈夫和孩子的關係,可以說,一個家庭和不和諧,都與父母的關係密不可分。

前不久,我和另外幾個同事教師參加了一個教育講座。一位國內非常著名的教育專家說了這麼一句話,讓我記憶尤深,他說媽媽的說話方式,決定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當時我覺得那父親的角色該怎麼辦,往後確實想了想,這話真的非常有道理,因為父親不會細化這些教育細節,但是母親會,因為女性的心思非常細膩。母親的表揚時刻激勵著孩子。所以母親千萬不要吝嗇自己的溢美之詞。希望這篇文章能夠讓母親更好的教育孩子。

先講一個身邊的故事:

鄰居陳姐的兒子正在上小學二年級,成績在班裡一直是前5名,人也十分乖巧,在我們外人眼裡,那簡直就是“別人家孩子”的典範。按理說,陳姐應該很讚賞他的兒子,為兒子的成績感到自豪。

可每次聽陳姐說起兒子,都是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我們家孩子啊,學習就是不肯多下功夫,要不然怎麼會一直在前5名轉悠,就是拿不到第1。”

一開始,我們還以為陳姐是謙虛,可每次成績下來時,都能聽到陳姐教訓兒子的聲音:“看吧,這就是你不夠努力的結果,趕緊抓緊時間學習去,下次爭取考個第一。”

就是在平時,也很少聽到陳姐誇讚孩子。比如,孩子吃飯慢了,陳姐會說:“吃飯這麼慢,這不是浪費時間嘛。”孩子看會兒閒書,陳姐又得嘮叨:“課本都背熟了咋的,還有功夫看這個?”

可不管陳姐怎麼督促,孩子的成績就是沒有提高,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反而退步了很多。陳姐見面就跟我們抱怨,為什麼讓兒子好好學習,他反而倒退步了呢?

其實原因很簡單,一個內心不自信的孩子,又怎麼能有努力上進的動力?生活中我們會看到這樣的場景:孩子考砸了時,如果媽媽不批評孩子,而是告訴他:“你已經很棒了,只要肯努力,下次一定會更好,媽媽相信你”,這樣說的結果往往是,孩子真的像媽媽說的那樣,變得更好了。

這就是讚賞的力量。

每個人都希望別人賞識自己,都愛聽別人誇獎自己的話,尤其是媽媽的由衷讚賞。 孩子表現好時,媽媽的表揚會讓孩子體驗到努力付出後得到回報的喜悅,從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以後會更加努力,變得更加優秀;而當孩子表現差時,更需要媽媽的賞識和鼓勵,才能讓孩子收穫自信。

一味地賞識和鼓勵,

孩子會不會變驕傲?

相信很多媽媽會有這樣的擔心:平時不誇獎孩子的時候,孩子都恨不得上天,要是經常誇他,那得驕傲成什麼樣啊?孩子千差萬別,賞識自然也要因人而異。

媽媽在賞識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寸,講究方式,否則,很容易起到反效果,就像媽媽擔心的那樣,孩子變得驕傲自大。

而且,賞識和鼓勵孩子,絕不是姑息放任的意思。孩子犯了錯誤,該批評還是得批評,該懲罰也得懲罰,這樣孩子才能不斷進步,更加優秀。

在讚賞孩子上,媽媽講究技巧,孩子才能更優秀!

​具體如下:

(1)讚賞要及時

當孩子表現良好或出現進步時,媽媽一定要及時讚賞,這樣孩子才能明白,自己當時的表現是好的,才會把這種行為堅持下去。

情景再現

孩子平時很貪玩,不愛寫作業,媽媽每天催也沒太大用。但突然有一天,還沒等媽媽催,孩子放學回來以後,就自己乖乖的寫作業了。媽媽看到兒子這麼自覺,自然很高興,高興地對兒子說:“兒子真棒!都主動學習了,媽媽真為你自豪。”

兒子聽到媽媽的誇獎後,自己也十分高興,還下定決心以後也要主動學習。雖然這次是因為在學校被老師罰了,才主動寫的作業。

(2)讚賞要具體

太過籠統的誇獎孩子,容易讓孩子摸不清,自己到底是哪件事做得好才被誇的。而當孩子表現好時,對孩子所做的事進行有針對性的誇獎,會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優秀,將這種表現進行強化,並堅持下去。

情景再現

孩子有一次跟媽媽坐公交車,半路上來了一位老爺爺,孩子見到主動讓出座位。不要覺得這是孩子應該做的,媽媽要及時誇讚孩子:“你可真棒!這麼小就知道要尊敬老人了,真是一個懂事的好孩子。”

孩子聽到媽媽的話,以後就會將尊敬老人這件事一直堅持下去了。

(3)讚賞要注重過程

孩子因為年齡小,缺乏經驗,所以很多時候他們是好心辦了壞事。

情景再現

一家人吃過晚飯,媽媽在收拾碗筷,兒子看見了就跑過去幫媽媽,結果一個不小心,碗筷摔到了地上,碎了。孩子擔心被罵,急的哭了起來。

可沒想到,媽媽不但沒批評他,還讚賞他道:“我兒子可真孝順啊,想幫媽媽一起分擔家務呢,將來肯定是個顧家的好男人。”

兒子聽完媽媽的話,立刻破涕為笑,繼續幫著媽媽收拾去了。

語言是有魔法的,尤其是媽媽的話,對孩子來說更是影響甚大。想要孩子優秀,不妨從學會讚賞孩子開始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