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传说,习俗,身为华侨的你一定要知道!快分享给身边的亲友吧!
端午節的由來
在春秋時代,有一個愛國詩人屈原,他是楚國人,有一次秦國的國君想要以通婚為名義來陷害
楚國的大王,當時屈原極力的反對,但是楚王並沒有聽信屈原的諫言,反而造成一些大臣對楚王的
進言,於是楚王便將屈原流放到邊境,後來楚王果真被秦王在秦國殺掉了,屈原一聽到了這個消息
十分難過,便抱著石頭跳入汨羅江自殺了,當地的百姓被屈原的愛國情操所感動,於是就用竹葉包
著糯米的飯團投進江中給魚吃,希望魚不要吃屈原的屍體,後來世人便在每年的五月五日,也就是
屈原自殺的這一天,有了包粽子的習俗,也將這天稱為端午節,因為屈原是一個愛國詩人,所以這
一天也叫做詩人節,相傳當時有人想要找尋屈原的屍體,所以就劃著船在汨羅江上找,就演變成劃
龍船的習俗了。
另外一種說法則是認為端午節起源於惡日,這是源於北方中原地區把五月五日稱為惡月、惡日
,所以會在這天進行驅邪避惡,才會有掛昌蒲、艾草、灑雄黃酒的習俗。因為此時正當炎炎夏日,
各種疾病極易流行,所以會形成此種習俗也是有道理的。
端午節的傳說
(一)屈原投江 |
傳說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居民為了不讓跳下汨羅江的屈原屍體被魚蝦吃掉,所 以在江裡投下許多用竹葉包裹的米食(粽子),並且競相劃船(賽龍船)希望找到 屈原的屍體。 |
(二)曹娥尋父屍 |
東漢孝女曹娥,因曹父溺江而亡,年僅十四歲的她沿江豪哭,經十七日仍不見曹父 屍首,乃在五月一日投江,五日後兩屍合抱而浮起的感人事跡, 鄉人群而祭之。 |
(三)白蛇傳 |
傳說白蛇白素貞,為了報答許仙的恩惠,與許仙結為夫妻的淒美的愛情故事,傳說 端午節當天白蛇喝了雄黃酒,差點現出蛇形,加上法海白蛇及水淹金山寺的情節, 都是膾炙人口的民間戲曲的曲目。 |
(四)伍子胥的忌日 |
傳說伍子胥助吳伐楚後,吳王闔閭逝世,皇子夫差繼位,伐越大勝,越王句踐請和 ,伍子胥主戰,夫差不聽,卻聽信奸臣言,賜伍子胥自殺,並於於五月五日將屍體 投入江中,此後人們於端午節紀祀伍子胥。 |
端午節的習俗
掛艾草、菖蒲 |
古時候人們在自家的門口掛上艾草、菖蒲的目的是為了驅毒避邪,因為艾草和菖蒲都是傳 統袚鬼驅邪聖物。 |
喝雄黃酒 |
雄黃是一種礦物質,亦是一種藥物,將它調合在米酒中,便成了雄黃酒。據說雄黃酒可消 除疫病,但不可多喝,至於兒童無法喝酒,則可用手沾酒在額頭上寫一「王」字,一樣有 驅毒的功能。 |
吃粽子 |
傳說是鄉民為了避免魚蝦吃食屈原的屍體,而將竹葉包著糯米飯投入江中,以保持屈原屍 體的完整,到了後來就演變成端午吃粽子的習俗了。 |
劃龍舟 |
據說是屈原投江之後,鄉民想尋找屈原的屍體,於是造舟在江上打撈,後來就演變成劃龍 舟的風俗了。 |
配戴香包 | 香包是一種吉祥的避邪物品,配戴香包當然是為了驅邪避凶。 |
打午時水 |
在端午節的正午時分,將井水汲取出來後封存在磁罐中,放在陰暗處,傳說這罐水不會變 壞,這就是午時水,傳說在夏日中了暑毒時,可喝午時水來退燒熱。另外一個傳說是鄭成 功佔領台灣時,部隊來到大甲鐵砧山,卻找不到水源,鄭成功便插劍入地,希望泉水湧現 ,拔劍後果然山泉噴湧。由於當時正是端午節午時,因此後來便有數千民眾,年年在端午 節上山求取午時水。 |